微信分享图

Hello,繁华之都!——艺术界对纽约的“背叛”Pt.5

2013-07-08 09:10:05 Michael H. Miller(马姗姗编译)

  洛杉矶地图

  慢得像蜗牛一样的交通,可以说是洛杉矶的最大的标志,这就让一群重要的人聚集起来变得很难。去到那里报道一场艺术博览会也是挺奇怪的,因为所谓博览会首先就需要一群人聚在一起。洛杉矶历来就不是办这种活动的好地方——但是4月的首届巴黎摄影展(Paris Photo)还办得不错。参加开幕的人比预想中还要多,这本来是件好事,直到当大家试图离开,却因为要找他们的车,被困在长达3个小时的漫长的等待队伍里。但是场次的活动被安排的地点Paramount,却给了洛杉矶一个可以长期遐想的概念,应该得到娱乐业的关注。

  “人们总是想象因为他们是创意工作者,在电影界工作,他们就肯定对当代艺术有兴趣,”收藏家和United Paramount Network的前总裁Dean Valentine上周在电话里给我讲。“像Jeffrey Deitch那种人来这里,幻想他们就按照好莱坞那一套,就能接到所有的捐款,但这不管用。电影界基本上就是一帮什么也不懂的人在搞的生意。你要是从普林斯顿毕业的优等生你就不会去当演员。”

  在 Paramount,我走过很多工作室的“纽约”式的后街,那里经常会举办一些集会,有假的公寓外墙搭建的房子,地铁站亭和企业的楼。会场延续到一组巨大的仓库里,我在那里看见Perry Rubenstein,他在2011年关了他切尔西的画廊,并重新在Highland Avenue开张。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在传洛杉矶的“福音”。

  “艺术家离开了学校,他们会去看Bushwick,看Studio City,然后会说‘我要搬去Studio City’,”Rubenstein说。在他离开纽约之前,他说,“我有一次去看一个我从这里招募的艺术家,当时我过得还不错,但是我给我妻子打电话说,‘这家伙’比我们过得还好,而他甚至还没有职业。如果你离开Cal-Arts,你就等于离开了Baldessari原初的圈子,告诉过你让你离开,说过你一定得去纽约。现在他们不会再跟你这么说了。我觉得纽约在理性上有点言过其实。我们曾经说服自己,告诉自己那里是整个宇宙的中心,以对付在那里的日子。但它并不是。”

  就在我必须赶去回纽约的飞机之前,我去拜访了Henry Taylor,一位形象化的,有时候甚至稍微有点迷幻的画家。他的工作室在中国城里,他的门总是大开着,任何人都能进。他刚去了一趟古巴。我提到我这次写的关于纽约艺术家想搬来这里的报道。他说他正考虑弄一辆车,为了这个可预计的将来在国内转转。我说我都习惯了加州这种持续的阳光和温暖了。他提醒我在洛杉矶冬天会变短。一个有时候帮Taylor先生做助手的人走进来,背着一把吉他,还带着他在公交车上找到的一瓶止痛药。Taylor先生早在Beverly Hills就以喜欢派对而著名。

  傍晚突然降临。我们在日落间的交通中行驶着的时候,一种强烈的忧郁之情席卷着我,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大概是想家了。

(责任编辑:王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