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为什么何多苓四五十岁又向传统学习?

2013-07-08 09:25:05 朱光荣

  最近,四川著名油画家何多苓个人画展“士者如斯”在广东美术馆展出。广东诸多媒体对他进行了详细报道。他的近期作品更多地受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影响,给观众带来不一般的诗意审美享受,既浪漫、又抒情、也神秘、更深邃,为近年来羊城难得一见的高品质油画展览。

  何多苓在接受某报采访时,谈及年轻时对中国画不屑一顾,到了四五十岁前后去美国博物馆参观时,看到了宋人的山水、花鸟和南朝的雕塑,才始觉得传统经典的博大精深,才开始重新审视以前忽视的传统,才开始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的营养融入到油画的创作来。饶有趣味的是,很多年轻时对中国画不感冒的艺术家,大多五六十岁后会逐渐开始痴迷起中国画,更有的从别的画种改行开始转画中国画,成为坚定捍卫中国画艺术的实践者。象林风眠、关良、朱瞻屺、丁衍庸、吴冠中等莫不如是。甚至当我们去拜访一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生的著名画家时,也有部分画家在谈及年轻时对传统不太重视,对传统的高妙之处不以为然等等事例,他们大多对年轻时所做所为懊悔不已,对过晚才开始理解传统精微之短见而痛惜。连老一辈著名画家都在吃后悔药,作为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我们是否做到了重视传统、学习传统、理解传统、消化传统的一切努力?是否还在重蹈覆辙呢?

  有人曾戏称从事中国画创作的群体中,40岁之前是幼儿园学生水平,40-50岁为小学生水平,50-60岁为中学生水平,60-70岁为大学生水平,70-80岁为硕士研究生水平,80-90岁为博士生水平,想来也有一定的道理。像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都是在60多岁以后才风格初显,70多岁后才开始逐步完善个人强烈面目。从这点来看,中国画家之中有相当多的确实是越老画得越好。皆因中国画是启发作者思想的画种,它要求作者须要有多方面(如文史哲)的修为傍身,再经过几十年不断的学习积累,才有可能取得成效。中国画更是一门综合的学问,你要成为这门学问的佼佼者,还是要亲历年轻时的笔头工夫实践过程,也要经过中年时的人生奔波与磨砺,更是要通过壮年后艺术智慧的归纳总结而后思变,才会在晚年悟通一切而大放异彩,这是一条经过许多代艺术名家的亲身体验而总结出来的宝贵艺术规律,值得当代画人的高度重视!

  对于有着长远追求的艺术家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最忌讳的就是方向性的错误,等你知道方向走错了再调头往回赶的时候,你也就丧失了一段宝贵的光阴,成为阻碍艺术取得大成的致命短板。相反,若是早一点能领悟传统的真谛,按照艺术规律来自行梳理艺术发展方向,相信在以后的艺术实践中,聪颖的你定会一马平川、披荆斩棘、取长补短、去粗取精,最终迈向艺术成功的殿堂!

(责任编辑:赵芝楠)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