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批评:写图时代的系列影像表达
2013-07-11 09:08:41 未知
这个时代是视觉表达的时代,影像成为公众沟通与表达信息的首选利器,且它们首先不是作为所谓的艺术,而是一种表达的语言。视觉传播时代,摄影师的优点与弱点在闪光灯下同时被照了个透亮,技术透明了,人们无法仅靠掌握娴熟的技术而成为一名摄影师——高级发烧友们轻易可以超越你。“写图”已经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是这个时代的共同能力。
埃德·范·埃尔斯肯的《左岸的爱情》是最著名的摄影小说,其印象派风格对欧洲与日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通过影像的完整展示,一个摄影师才算是真正的摄影师。这句话绝非危言耸听,因为无论你对单幅影像的表达能力有多么强大,如果大家不懂得系列影像的视觉修辞与视觉表达结构处理,那么只能让影像成为独立的词汇,或某个自足的俳句,它们永远无法比拟结构强悍深沉的视觉史诗。
影像有既强大又暧昧的叙事能力,当它进入系统表达时才发挥出平时潜藏的巨大能量。照片直接援引现象,它是不连续的,是“时间断裂所造成的惊吓感(shock of discontinuity)”,它切割自某个时间与空间,这造成照片意义的含混。反过来说,杰出的影像,必须利用这种不连续性,打断表面的叙述,引领我们深入照片内部。因此,影像表达的魅力从根本上说来自意义与含混这两种本质特征。系列影像通过图像与图像之间构成的关系,既消解含混又利用含混,既建立意义又部分融解意义。单幅影像有时更像绘画,而系列影像更可能建构文学或音乐那样的关系。
亚当·布鲁姆伯格与奥利弗·沙纳兰(Adam Broomberg & Oliver Chanarin)运用了大量时尚摄影元素来讲述新闻摄影故事,拓展了新闻摄影的新版图。(图为阿布格莱布监狱)
单幅影像的本体语言问题在布列松手里已经基本解决了,至于系列影像的处理很难找到统一的规范。概念的、新闻报道的、主题调查的、文化纪实的、审美的、形式结构的、情绪的,总的来说用叙事来做线性结构,逻辑性更强些但有时会损失发散性带来的多种可能。非线性的往往有散文诗、音乐的特点,在节奏感、发散性上更有优势,但有时会缺乏有力的叙事内核,意义更暧昧。这种把握很个案化,无论摄影师在前期的拍摄、后期的图片编辑都需要有图片系列的观念,从这种整体观再返视自己的影像创作,会有出奇不意的提升效果。如果一直拍摄灵感式的影像,最后组织自己的作品时一般会按图片的内在关系、情绪、节奏这些关系来把影像素材纳入一个整体,这是我们在很多摄影师身上看到的。当他们参加展览或出版画册时,他们的作品如果编辑不当往往成为一种生硬、无序的堆积;但如果有出色的组合则能成为杰出的散文诗、视觉论文,甚至图像哲学。
威廉·克莱因的《纽约》,尽管有暴力、冷嘲热讽和挑衅,却洋溢着活力与生命。它不仅影响了摄影风格,也影响了摄影集的发展。
系列影像可以按叙事线索的强弱分成多种:
表达概念的,一般用同类影像来强调、突出某个观点,影像的呈现在重复与递进中强化并突出这个主概念,像辛迪舍曼是这方面的代表,她一生的创作都在阐释女性身份意识以及视觉图像对女性身份意识的塑造。另一个代表是杜塞尔多夫学派的创始人贝歇尔夫妇,图像的并列中体现了对建筑的类型学把握,以及一种客观的观看态度,尽管这种客观在他们的学生手里演化为一种以后期的全景处理来体现全知全觉的上帝之眼——一种神化的客观。
弗兰克的《美国人》跟克莱因的《纽约》一样,也表达了美国历史上精神分裂的时代,但它“充满了死亡的形象与象征……它是从美国身上吮吸出来的忧郁的诗篇”。
表达叙事主题的,有新闻报道与某些纪实类影像。摄影讲故事的能力很弱,而在各种摄影门类中,新闻报道相比其他门类有着更强的叙事性与结构性,很多是以线性叙事来结构。但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纪实类影像,当我们用图片叙事时,图片与图片间的关系既有叙事的连贯性更有断裂,摄影不合适紧密逻辑性地叙事,那会成为对流动影像的一种拙劣的静态模仿。只有立足于摄影特有的时空断裂性,让它获得奇妙的美学意义,才能发挥影像的想象空间,让它们成为互相结构互相作用的完善整体。作为贯穿整体的线索,一般适合用讲故事、提出问题或借用情绪主线来加强图片之间的结构性。这一类叙事的展开可以从最著名的摄影小说,埃德·范·埃尔斯肯的《左岸的爱情》入手进行研究。此外,亚当·布鲁姆伯格与奥利弗·沙纳兰的新闻摄影故事也是很好的研究案例。
托马斯·施特鲁斯彩色大画幅的《博物馆》系列摄影作品,揭示了人类的集体文化行为。
结合叙事进行影像论述的,它分思辨性与诗意性两种侧重:思辨性的专题主要是一些从社会、历史、文化出发的专题影像论文(monograph),它们用影像来呈现物象,在呈现中提出问题,挑动思考,这些影像在阐释特定的关注,但无法给出答案,它们是思考的起点与促进。这类专题可以托马斯·施特鲁斯、米奇·爱泼斯坦、爱德华·伯汀斯基的专题为参考。诗意性的专题,比较像散文诗,往往指那些摄影师用一定时间专注于某个主题的拍摄,积累了大量图片,然后将这些图片按内在关系与整体的结构要求进行组合,形成比较紧凑的专题影像散文。这类专题或侧重哲思,或体现情绪,或强调审美,是一种比较个性化的视觉随笔。这类专题可以以威廉·克莱因的《纽约》、弗兰克的《美国人》为例。
米奇·爱泼斯坦的“美国三部曲”是恢宏的视觉史诗,体现了对美国社会的非凡观察力。
爱德华·伯汀斯基的各种专题作品始终围绕“人造景观”这一主题,探索存在于工业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微妙的关系。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