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道光时的老建筑从熙公祠
2013-07-14 09:36:25 未知
在广东潮州市潮安县彩塘镇金砂一村,一个俗称斜角头的地方,有一大片白墙灰瓦的老房子。居高俯瞰便可发现,这是潮汕特色“驷马拖车”建筑群,从熙公祠就位居其正中。
从熙公祠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由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陈旭年主持建造。当年潮汕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有财力的宅主门前要摆放什么、想建什么样的门楼无需踟蹰。祠堂前立的一对石狮,有别于北方常见的镇宅狮子,个头虽不大,但造型独特。母狮抚弄着幼狮,威严中透着慈爱,雄狮自立一隅,阳刚、威猛,特别是雕法独特的卷毛更显得凛然正气。祠堂正门两边有一对石抱鼓,很高大,不受规制的影响。正门前的两根石柱,据说雕了10年,每根石柱四角共有12条凸线和8条凹线,手感细腻、润滑,让人对巧夺天工的潮汕工匠更加刮目相看。
丛熙公祠的雕花门楼,虽然全部是石材所建,但它真实地重现了巨大原木建筑结构才具有的厚实感。门楼屋架为双面镂空石雕,雕的是精美的鱼虫花鸟。门簪上面刻雕着“苦瓜”,寓意“苦尽甘来”。门厅垂花柱上的石雕花篮,是《中国美术全集》提到的“中国一绝”,花篮里绽放着各式花朵,玲珑剔透、赏心悦目。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镶嵌于门楼石壁上的4幅石雕,分别以士农工商,渔樵耕读,山水人物、花鸟虫鱼为题材,每一幅都惟妙惟肖。尤其是渔樵耕读,一共有25个人物,有的端坐在亭台楼阁之上,有的行走在山林曲径之中,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在潮汕地区广为流传的“一条牛索激死三个师傅”的典故,就源自于这幅石雕中牧童手里攥着的牛绳。能用石头雕出一条双股相缠、长约5厘米左右、细如牙签的悬空绳索,在我看来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感叹之余,也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潮汕人讲究精细、追求完美的做事风格。
进了祠堂,开阔天井后是精美的拜亭。拜亭顶上绚丽多姿的嵌瓷最容易吸引人的目光,其实已非完全的旧物,且复建得有些艳俗,倒是拜亭内梁架上密布的金漆木雕应当细细地品味。那些采用多种技艺雕出的狮子、凤凰、蝙蝠、麒麟和飞鸟、鱼虫、螃蟹、龙虾,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似乎下一秒钟就会从梁架上跳下来撒欢。梁架上的其他金漆木雕,无论从那个角度看过去都逼真、精细,可谓山川秀美、人物生动、花草葱郁、亭台楼阁隽永。守门老伯说,丛熙公祠被盗的几块金漆木雕,不仅尺寸是最大的,也是最漂亮的,已成为境外收藏的博物馆镇馆之宝。但无论老伯怎样描述,再也无法真实地体验其华丽、典雅,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祠堂是潮汕文化的一部分。喜欢潮汕祠堂真的不需要很多理由。喜欢潮汕祠堂,首先是因为它极尽华美,潮汕人几乎把木雕、石雕、嵌瓷、彩绘等民居装饰艺术全部体现于祠堂之上,一间祠堂就是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令人感叹、耐人寻味。作为一个外乡人,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深入了解潮汕祠堂所展现的文化精髓,但这并不妨碍真诚地欣赏其精良的建筑技术与工艺,华丽的建筑造型与装饰。
喜欢潮汕祠堂,其次是因为它寓意深刻。修建祠堂体现了潮汕人敬宗睦族、饮水思源的传统,一间祠堂展示了一个宗族团结、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很体面地展示了一个宗族在当地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尤其是祠堂牵动着每一位游子的心,当远居海外的、异乡的赤子回到故乡,便到祠堂向祖宗告知其平安归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祠堂是潮汕人的精神家园。
早在2006年,丛熙公祠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它不仅门庭冷落,大概也是我见到过的最没有被善待的“国保”。祠堂周围杂乱,以至于珍贵的木雕、石雕多件被盗;内墙上的电线横七竖八、外墙上挂着空调主机;祠堂隔壁小作坊的机器整日轰鸣。虽然祠堂里停着几辆带治安管理标志的摩托车,但几次进祠堂只看到一位老伯在看守着。从老伯的言谈中了解到,目前对从熙公祠并无什么财力、物力的投入,更没有实质性的维修和保护措施,甚至拆下的雕花木门就随手扔在房檐之下风吹日晒。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多么希望丛熙公祠不仅仅是外乡人心中的丛熙。真心期望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周围民众更多地善待、更好地保护丛熙公祠及周围一带,留住这份美好的潮汕文化记忆。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