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对话法国青年摄影师罗拉:相机是最不重要的

2013-07-15 11:54:13 未知

  法国青年摄影师罗拉.哈奇米安(Lola Hakimian)打开她紧紧搂着的作品夹,小心翼翼地把照片一张一张平铺在桌上。

  7月7日,北京798映画廊,法国阿尔勒摄影学院毕业的罗拉前来参加“中法青年摄影师对话”。会后,新浪图片对罗拉进行了独家专访。

  罗拉的话很少,甚至很难用英语流利的表达自己创作想法。让桌上的照片替自己讲话,是她更为自信的表达方式。

  她的作品

  位于798映画廊的“注目法国青年摄影家”展览上,罗拉的参展作品名为“正午,纽约”。

  如何拍纽约而不陷入电影场景中的俗套?这是手持照相机的罗拉漫步于纽约街头时一直萦绕她脑中的问题。

  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答案,于是她开始沉迷于这个城市所能带给她的一切感观和触动: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林林总总的视觉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指引着她的只有好奇心。

  “当我到达纽约的时候,我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就是我的做事风格。这也是阿尔勒所允许的。我在纽约的大街上行走。为了创作图片,我走了很多路。我去了曼哈顿,布鲁克林和皇后岛。”

  “在桥的对面,我能看到一些年轻人在海滩上。我看着他们,周围的环境让他们如此美丽。我从包中取出一份地图,我正在寻找我旅途中的新的出发点。第二天,我再次在纽约城中行走。”

 

  影响她的摄影师

  2010年7月从阿尔勒摄影学院毕业后,罗拉得到进驻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的机会。

  在ICP艺术家进驻项目期间,摄影大师乔尔·迈耶罗维茨(Joel Meroyowitz)的指导,给予了她很大的启发。乔尔·迈耶罗维茨是一位屡获殊荣的摄影家,他的作品曾在全球各家博物馆和画廊的350多次展览中展出,911事件期间,他拍摄了大量的作品。他的作品“Aftermath”成为了美国人对911事件的集体记忆。

  “在纽约ICP的工作坊里,我遇见乔尔·迈耶罗维茨。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被他拍照的姿势和风格吸引。他可以立刻跟拍摄对象打招呼,没有人会逃离开他的镜头。多亏了他,我对自己的眼睛变得更加自信。我也不再对与人打交道感到担心。”

  “以前拍摄陌生人时,我总是不想向摄影对象靠拢,我想远距离拍摄,以呈现他们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的原始人格。”

  她的摄影观

  “每一个人都需要大师的影响。老师告诉我们不止要在摄影史中留下足迹,更重要的是要传承。我的大师是布列松和罗伯特·杜瓦诺。我家里有很多画册,通过画册学习他们的取景。不要让自己去葱郁一个流派,还是要找到自己的视角和语言。”

  “当我拍照时,我无法脱离开我过去的生活经验。我在生活会经常不其然地遇见与我的感觉相同的画面。我把它变成镜头。”

  “在我的照片里表达我的观念。通过自己的视角看世界,用心感知这个世界,形成我自己的风格。”

  “对了,还有一点我一定要说,相机是最不重要的。镜头稍微有点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想表达什么。”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