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中国当代艺术家岳敏君
2013-07-16 09:26:41 未知
艺术家岳敏君
C:记者,Y:岳敏君
C:我们现在只要一提及岳敏君,就想到画布上那一张张咧口大笑的男人形象。“大笑人”的符号化表达已经与您合二为一,这一形象已经被大众所认知、接受深入人心,您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否会让您的创作风格被市场定格?
Y:我觉得这是好事,这是我努力想做到的事情,我想让这形象尽人皆知,观众都熟悉它后,我所要传达的感受才能让大家知道。我一开始创作这个的时候,就希望它能够成为电影中的明星那种身份,大家一看到就知道是我的形象我的作品。
而“大笑人”画面的内容和背景肯定是不断转换的。一个演员他一生会演上百部电影,诠释不同的故事形象,通过自身形象把故事展现出来,我的创作就犹如拍一个电影的感觉。
C:自从金融危机以后,拍卖市场一直处于疲软的状态,虽然今年的成交量与去年相比出现回暖,可整个当代艺术市场还是相对冷淡。您是如何看待现在的拍卖市场?您是否会适应市场需求,带来新艺术风格的作品?
Y:我也不太懂拍卖市场,不过其实艺术拍卖市场和其他商业产品市场都是一样的,高低变化肯定存在,但是它总体来说始终还是会整体往上走,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一直要靠通货膨胀货币增发的形式来体现,所以未来肯定会越来越贵的,价格不会走低。而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上下起伏的波动,我觉得这种情况没有什么不好的。要是市场没有这种高低波动的话,我反而觉得有问题。
C:请问您有特别喜欢哪位画家的作品吗?是否有一副画作对您有特别的意义?或者背后有特别故事的收藏品?
Y:很多画家我都挺喜欢的,实在很难说特别哪一位,我欣赏作品都是比较平淡的感觉。收藏方面偶然会有一些,但我不会刻意去拍卖行去看,都是在偶然的机会下才做成的。而我做收藏肯定是靠第一感觉,我认为它不错,就不会再三地仔细去看或者多想。因为我们本身从事多年的艺术创作,平时接触得多,欣赏的机会也多,所以在判断一幅艺术作品的时候,感觉都是比较准确的。 C:请问您觉得方力钧与尹朝阳这次联展的作品如何,各有怎样的特色?
Y:尹朝阳新画的这批山水作品,我认为他把油画的特性(造成特别丰富的画面的感觉)和质感充实了传统绘画审美中缺失的一块,这种很厚的颜色所带来的岩石肌理的感觉,在过去传统山水艺术中是无法表达的,但是他借用了油画的特质,把山水的质感重新诠释出来,给我一种新的感觉,非常不错。
方力钧之前的作品都是油画比较多,而是次展览选择用传统的水墨画,强调了装饰性,装饰感比较重,与他前段时间的作品相比较很有新鲜感,我也挺喜欢的。
C:“艺术北京”的执行总监董梦阳之前在采访中表示,“从今年开始,相当多的国际画廊将会投身香港,其首要原因就是关税问题。”您认为国内的艺术市场和艺博会对此可以有哪些对策?可以从哪些方面加强吸引国际画廊的进驻?
Y:大陆现在正处于各行各业需要保守稳定的状态,不大需要新的文化冲击的影响,也不太喜欢动荡刺激的艺术事物,而艺术最有生命力的特征就是不断颠覆过去传 统的状态,创造新的东西,我觉得他们不想要追求这种状态。因此对于艺术家的创作还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努力,不要寄希望于大环境。
C:那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是香港和国内艺术市场最大的不同点?
Y:香港过去是一个经济自由的城市,正好是碰上这样一个状态,对艺术的认知态度比国内稍微好一点,但是对于艺术的创新、艺术的颠覆性还是没有太大兴趣,我认为他们还是比较偏向商业感,香港自身没有一种主动想要创造新文化的态度,对于中国东方文化没有太大的责任感,也没有过多的要求。
C:您去年首次在欧洲举办个展,据卡地亚品牌方表示反响非常好!请问您今年还会跟其他画廊或者参加哪些艺术展吗?在作品方面有什么计划?
Y:今年11月中旬会在澳门艺术馆举行个人展览,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在澳门可以直接面对港澳和广东珠三角的艺术爱好者。在作品方面有挺多计划的,按部 就班去完成。有一个探索的想法去年就开始做,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具体展开。我希望可以不断去寻找一种绘画的原理,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达现状,可以说是对绘 画原理的一种探索。
编辑手记:
自我上大学以后就非常开始喜欢岳敏君老师的画作,每次在港澳和广州的展览我都会去看,从那一张张“大笑男人”的面孔中,我似乎读懂了许多:他的作品嘲笑自 我、嘲笑社会,同时也在作品中释放自己,无拘无束,充分抒发自己的能量,宣泄情绪。记得曾经在一篇艺术文章中读到:老岳其实一点也不老,六十年代生的人, 四十多岁的年龄,却有着三十岁年轻男子的面容,二十岁年轻男孩的身材,五十岁精品男人的气度,六十岁极品男人的睿智。
(责任编辑:潘慧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