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当代字画作伪乱局:鉴定漏洞变“利益黑洞”

2013-07-16 23:18:41 雅昌分析师

  当作伪字画横行的时候,鉴定似乎成了最后一道坚守的防线,而不良鉴定的搅局又让这最后一道防线岌岌可危,行家、专家、艺术家本人鉴定究竟是谁说了算?而在证作伪的当下,鉴定证书更是成为了笑谈。人民日报曾经撰文:当代字画界鉴定是几张大嘴都在说,一双小手在暗处紧捞。而权威丧失是当代字画鉴定中最大的漏洞,因为说话的嘴巴太多了,表面似有群雄割据的态势,实则一个作伪的乱局,成为某些人捞钱的好由头。

  字画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鉴定去世的画家作品,不鉴定在世艺术家作品。在世艺术家作品最可靠的鉴定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认同,而这则规定实则表现出的是对鉴定大嘴们的嘲笑,然而就是在这些鉴定大嘴的掩盖下,才得以让这个畸形的鉴定环节得以生存。

  在所有鉴定中最靠谱的艺术家鉴定中,存在着一对悖论,即市场需要艺术家在某些方面去做配合,例如在对于伪作的指认和鉴定上。但是作为艺术家其主要功能是艺术创作,是否需要为了市场去耽误本身的创作呢?这也是让艺术家最为头疼的一点,看着市场中流通着的赝品,却没有很多的经历去做一些事情,这应该来讲是鉴定中最大的一个漏洞。著名艺术家徐冰的《天书》就曾经遭遇过这种困扰,在忍气吞声了几次之后,徐冰工作室终于出手鉴定,通过雅昌艺术网的平台来做作品的鉴定,而这虽然受到了收藏者们的迎合,但是对徐冰而言,却浪费了很多无用的精力。

  有偿鉴定的泛滥也是黑洞的所在,市场的火爆使现当代书画作伪之风猖獗,作伪手段、技术层出不穷,于是,一些人开始以“专家”的身份浑水摸鱼——出具与一定数额金钱相应的“鉴定证书”,收取“鉴定”费用。各种各样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专家”大量出现,鉴定证书满天飞。陈履生就曾经指出,以“中国”为字头的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理应有着基本的面对学术和市场的严肃性,但是情况并非如此。现在一些博物馆或其他一些国家级的单位,正在以这种国家级的名义进行“鉴定”或出具“鉴定证书”,为赝品的流通保驾护航。同时,也有人把“国家级”的鉴定证书也伪造出来了,真伪难辨。

  在鉴定防线断口的地方,造假者就成了这些利益黑洞的获得者,一件出自小作坊造假者之手的画作,在礼品市场上以一平尺10万元价格出售,这种事情屡见不鲜,而真正让人咂舌的在于这种成本几乎为零的操作中,拍卖市场上在冠冕堂皇的流通,摆明的伪作,也会有买家争得“头破血流”。而经过所谓的鉴定专家的证书开具之后,往往是给这件作品验明正身,价格翻倍奇迹都会出现。而在刘尚勇看来,这种所谓的鉴定,它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从业的经历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在实践当中,无良鉴定师还不如只上过中学,在库房里干过十年的人经验丰富。

  成熟的画廊代理应该是对作品的真伪负全责,尤其是在可量化的油画创作中,西方画廊已经有一套完整的鉴定方式,并且建立了追踪制度,只要是画廊代理的艺术家,最终作品的解释权是归画廊所有。而中国当代字画首先就缺乏了这样的代理制度,这是其一的漏洞;其二在于中国字画是不可量化的,这就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