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200余处老建筑挂文物标志牌防被拆
2013-07-24 11:42:17 周斌 吴玥 贾丽 王铭洲
不可移动文物标志牌
近百年来,人文荟萃、商贾云集的开封城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近代建筑。至今,许多老建筑已逐渐从人们关注的视线中消失。从去年开始,开封市实施大规模的“两改一建”工程,其中包括改造总面积达58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许多有识之士对改造区域内残存老建筑的命运表示担忧。今年6月,文物部门为开封市区内200余处老建筑,挂上了不可移动文物标志牌。
建筑被喻作固定的音符,那些撒落在汴梁城各个角落的老建筑,至今仍吟唱着旧时东京的宋韵往事,“文物不可移动”牌,能否守住百年汴梁韵律风华?
调查:老建筑被挂上文物标牌
三栋民国建筑因挂牌得以保全
7月10日,位于开封市鼓楼广场东北角的一座位置显著的戏曲茶楼被拆除。此事在网上引发了“又一座百年老屋被拆”的问责与惋惜。后经记者采访证实,这不过是一座建于1985年的仿古建筑。
拆除戏曲茶楼,是为了眼下正在进行中的鼓楼复建及鼓楼周边街区街景整治工程。与戏曲茶楼相隔数百米的三栋民国建筑也在整治工程范围内,这三栋老建筑整体超出鼓楼街道路红线10多米。
其中一栋是始创于1913年的名副其实百年老字号:“王大昌茶叶店”,西邻是民国年间开封最大的金店“万福楼”。这些民国年间的商铺,临街立面吸取了西欧商业的建筑模式,成为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民国范儿”。
73岁的“老开封”周世轩告诉记者:如今,能称得上原汁原味的民国商铺建筑恐怕也就数“王大昌”和“万福楼”这几栋了,其他或多或少都经过改建。
“王大昌茶叶店”经营至今,现任经理刘德平告诉记者,在这次鼓楼复建和街景整治工程中,“王大昌”这几栋老建筑险些被拆除。最终得以保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被列为未定级的文物,并悬挂上了“开封市不可移动文物”的标志牌。
市区200多处文物被挂牌保护
记者看到,标志牌为黑钛金材质,采用镀金等工艺制作,长35厘米,宽25厘米,标志牌上明确注明这些建筑的性质:“开封市不可移动文物”,以及编号、名称、时代、公布单位及公布日期等信息。
2007年,开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文物部门历时4年多,发现开封市区及市辖五县不可移动文物2487处,是原登记数的2.39倍。仅开封市区,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47处,其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81处。247处不可移动文物中,除了被列为市级、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以外,有204处还未定级。开封市文物公园局市区普查队队长李建新告诉记者:从去年年底开始,市文管单位组织专人对记录在册的这些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挂牌,整个挂牌工作在今年6月份完工。
走访:许多老建筑管理缺失
老门楼或被拆除或被侵占
记者循着这份不可移动文物的名录按图索骥,历时一周,走访了其中大部分的老建筑。
此次挂牌保护的门楼有37处。刘家胡同的刘青霞故居现已被批准为“国保”单位,新近经过整修,是开封保存最好的宅院和门楼。
离刘家胡同不远的乐观街,有一所田家宅院。田家曾是当地望族,如今已看不到昔日的气派。临街的门楼蒙着灰尘,重檐上的砖雕、木雕饰件大部分已经脱落,青石板和黑漆门也不见光泽。
朝阳胡同的辛亥革命著名将领张钫故居,门楼和第一进院已拆除,改建成一栋两层居民楼。
“撑脸面”的门楼为何境况如此?有老住户道出其中缘故:过去一个院落、一个门楼都有主人,就算是大杂院,房子租给多户人家共住,门楼仍由房主经管。1949年后,很多大院变成了公房,门楼成了没有主人的公共设施,坏了无人管,任意侵占的行为也屡屡发生。
很多老屋遭废弃
田家宅院已沦为一个大杂院,但三进院内的上房北屋仍保存完好,显露着优雅雍容的气质,令人眼前一亮。
朱红色的房门,门前有两根黑色门柱,东西两侧用水磨方砖砌成的墙上,雕刻的“纳福”、“迎祥”四个字仍清晰可见。在檐枋下面的门柱上,装有雕花荷叶墩,下挂木质透雕垂花柱与花牙板,其花篮、菊花、松鼠、葡萄、龙云花鸟等图案,雕刻得玲珑剔透、形象逼真,无一不透出这座房子细致入微的精美。
如今居住在此的是田家第十六代后人田禾夫妇,室内的装饰陈设在老两口的保护下仍然保留了历史的原貌。然而,很多老屋已没有这样的“福分”了。
张钫故宅几处屋顶已然洞开,前出厦的房檐耷拉了下来,门窗破落,垃圾遍地,丛生的杂草齐腿深。
此次被挂牌保护的宅院有39处。记者走访看到,虽已挂上了文物标志牌,但很多老屋已遭废弃。
后保定巷49号宅院同样是一座民国时期的老建筑,如今居住在此的是一户姓孔的人家,老人对直言不讳:“也不知道这儿什么时候拆迁,老房子潮,还漏雨,年轻人都搬到西区(开封的新城区)了,我们也想能改善改善。”
总结:如何保全老建筑?
保护老建筑不被随意拆除
文物的“家底”查清了,也登记造册并挂上了文物标牌,然而,这些老建筑的现实境况并不容乐观,如何对它们妥为保全呢?
“首先,应该保证这些文物在城市改造中不被随意拆除”,开封市文物公园局局长刘顺安告诉记者:悬挂文物标志牌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在大规模的“两改一建”工程中,文物部门提出对涉及的不可移动文物实施原址保护,并向市“两改一建”指挥部提出了文物保护意见。目前,这一意见已经专文下发给“两改一建”各成员单位和各区指挥部。
抓紧申报文物保护维修资金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有一定数量的老建筑,明明登记在册,却已难觅踪影。
开封市文物公园局市区普查队队长李建新说:“文物普查到名录发布的这中间存在一个时间差,有的已经普查登记的建筑在这段时间内被损毁。现在,老建筑一经挂牌就被纳入文物保护范畴,不允许擅自拆毁。”
人为拆毁可以依照规划和法规加以约束制止,而这些“高龄建筑”的自然垮塌,则是最为现实的保护难题。李建新告诉记者:目前,只有已经定级的市级、省级、国家级文保单位有维修保护资金。未定级的文物得不到相应的维修保护资金,只能按照谁使用谁修缮的原则保护。
为了给这些“高龄建筑”争取保护维修资金,开封市文物公园局正抓紧时间,对普查的不可移动文物申报文保单位。
(责任编辑:董倩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