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保险“迷局”

2013-07-26 16:32:38 周永亮

  2013年7月4日,首届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联合投保招标会在上海召开,朵云轩、西泠拍卖、浙江国拍、上海驰翰、上海拍卖、三江拍卖6家拍卖公司组成联合投保体,由5家保险公司进行竞标。

  这是艺术保险的新模式。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它是如何诞生的?为什么首先出现在长三角?与企业单独承保有哪些优劣势?

  谈起保险,拍卖公司和保险公司都显得很无奈。 “这是一直以来比较困惑我们的方面,十几年来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影响拍卖行业生存、以及对社会诚信的建设。国外拍卖行业在保险上都有健全的制度,比较成熟健全的保险是中国拍卖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拍协艺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幼铮说。

  目前,拍卖企业向卖家、藏家征收1%的保险费或保管费,但这项收费未得到物价局或保险行业协会认可,仅仅是拍卖行业的惯例,这其实属于“不合理收费,无资质收费。”

  国内的文物艺术品保险领域还不成熟,成功案例并不多。“有的拍卖公司投过保,但不满意就不投保了;有的想参加保险,但因为规模小等原因,拍卖公司不愿意承保。”目前国内达标的拍卖企业有44家,其中参加投保的只有7家,分别是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它们分别投保在6家不同的保险公司,而每家保险公司一年里也就做过一单艺术品保险的业务。

  艺术品保险业务是最近两三年才逐渐兴起的。一方面是中国艺术市场的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国家政策也不断往艺术品保险方面倾斜。2010年12月29日,保监会与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确定了人保、太平洋等3家试点的公司及11个险种,其中就包括艺术品综合保险。国内多数保险公司没有这方面的相关数据,因此,它们都是很谨慎地开展艺术品保险业务的。

  此外,艺术品的鉴定和估值工作缺乏权威性,国内承保标准不统一,承保人员的专业性不够等因素,这些都都制约了艺术品保险的发展。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遇到几个难点,“第一,价格偏高,这是困扰很多公司的普遍情况;第二,保险条款不符合国内拍卖公司实际运作的特殊情况,因为保险和拍卖公司的合作不多,双方经验都不多,存在很多需要调整的条款;第三,日常的理赔服务等,保险公司没有体现出来,因为规模较小,保险公司缺乏足够的重视。”吴文凯介绍说。

  在艺术品保险进展缓慢的时候,第一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达标和示范企业的评定工作的开展,开始撬动艺术品保险。2011年9月,中国拍卖协会启动第一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达标和示范企业评定工作,其中对艺术品保险、保管做了明确规定,“委托人将拍卖标的交付拍卖人后,委托人要求为拍卖标的安排保险的,应代为安排保险。无法投保的,双方另行约定拍卖标的保管责任。”

  随后中拍协针对保险组织了几次专门会议。2012年12月12日,中拍协艺委会在京组织召开艺术品拍卖标的保险座谈会,邀请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骏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和莱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等有关保险、保险经纪公司与在京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达标企业就艺术品拍卖标的投保问题进行座谈。这些都加强了拍卖企业和保险公司的相互了解,也推动了两者的合作。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