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胡颖:钟宝犹在,朱颜已改

2013-07-29 08:50:19 胡颖

铜鎏金葫芦式水法钟

  想要看中国最好的钟表收藏,那就必须去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论起收藏的广度和高度,谁还能与昔日的皇上相媲美呢?

  怀着朝圣的心情,冒着北京7月的暑热,来到故宫。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的研究员郭福祥骑着晃荡的自行车,从东华门来接我们——这个情境颇为符合我的想象。每天七点从家出发,骑着自行车7:40到单位,打水、清扫、想想一天的工作计划,8点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样老派而传统的工作方式,以及正统研究者的心态,将郭福祥相对隔绝于外界的乱象,而得以专注于他的清宫钟历史研究中。他的《时间的历史印象——中国钟表史印记》很快将出版,360页的内容将从16世纪传教士将钟表带入中国,直到清朝灭亡,是一部完整的中国钟表史,填补了这一领域研究著作的空白。

  我国的计时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以前一直以圭表、日晷、漏壶计时。明末清初欧洲机械钟表开始传入我国,逐渐取代了传统计时器。十八世纪,清代宫廷即大量使用机械钟表。这些钟表以英国产品居多,亦有法国、瑞士等其它西方国家的,还有我国自行制造的——包括大名鼎鼎的广钟和苏钟。

  西方国家的钟表主要由粤海关监督从洋商手中购置,贡入皇宫。清代广州、苏州等地制造的钟表精品,也被贡入内廷。清宫内设置的做钟处亦奉旨制造钟表以供宫中之用。这些钟表除有打时打刻的计时功能外,还利用机械联动原理,使上面装饰的人物、鸟兽、花卉等玩艺系统不断变化,表现各种动作。它们以准确的报时、精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优美的音乐、逗人的演技、吉祥的寓意而博得帝后们的喜爱,成为宫中珍贵的陈设装饰。在当时既是有实用价值的计时器,又是取悦于人的娱乐用具,同时也是技艺精湛的工艺品。

  “清宫钟表收藏是延续的过程,来自清朝约300年的积累,并非由某一个皇帝一蹴而就。”郭福祥研究员说,当年从粤海关进口一台钟的税收是十两,比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开销还大。真正是镇宅之宝了。当年八国联军索性只抢了圆明园,因为国际关系的底线皇宫他们并没有敢抢,所以时至今日,故宫还留存着1600多座时钟宝贝,昔日皇帝的心头所爱。和郭研究员握手时我忍不住说:"这是摸过多少宝贝的手啊。"我也沾点珠光宝气,开开光。

故宫写字人钟

  宫殿中央最多人围观的,当属一件2米多高的铜镀金写字人钟。钟型为铜镀金四层楼阁。顶层圆形亭内,有两人手举一圆筒作舞蹈状,启动后,二人旋身拉开距离,圆筒展为横幅,上书“万寿无疆”四字。第二层是钟的计时部分。第三层有一敲钟人,每逢报完3、6、9、12时后便打钟碗奏乐。底层是写字机械人,是此钟最精彩、新异,结构最繁复的部分,它与计时部分机械不相连,是一套独立的机械设置,只需上弦开动即可演示。控制写字部分的主要机械部件是三个圆盘,盘的边缘有凹、凸槽,长短距离不一,这些盘是按照每个笔划、笔锋而特制的。上下两盘分别控制字的横、竖笔划,中盘控制笔的上下移动动作。

故宫写字人钟

  写字机械人为欧洲绅士貌,单腿跪地,一手扶案,一手握毛笔,开动前需将毛笔蘸好墨汁,再启开关,写字人便在面前的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字迹工整有神。写字的同时,机械人的头随之摆动。

  这件精美的大型钟是英国伦敦的威廉森(Williamson)专为清宫制作的。威廉森是18世纪伦敦著名的制钟世家。约瑟夫·威廉森(Joseph Williamson)是英国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御用钟表匠,发明了走时最准确的天文钟及标明日期、星期的日历时钟。提摩太·威廉森(Timothy Williamson)是18世纪末期著名的钟表匠。

  怎样才称得上是"收藏家"?郭福祥研究员认为,"说起收藏,谁也比不上皇帝,因为他没有投资的概念,经济实力雄厚,没有值不值的概念,喜欢就是值。"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不是投资人,选择藏品的标准,首先不是看值多少钱,会不会升值。而是看自己有多喜欢,它有多重要,明白为什么收藏,而非人云亦云。对于自己专注的品类,除了物理上"占有"以外,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沟通和交流,能够读懂藏品的内在价值,历史赋予的丰富信息。真正的收藏家,对历史有敬畏之心,无关pk和炫耀。"希望现在的收藏家都有研究的精神"郭福祥感叹。

  至于我个人,在故宫“钟表馆”展出的那一百多件钟宝钟,最爱那缸荷花钟宝。有容乃大,肚里乾坤,忍不住想象它当年运行时盛开、旋转、游鱼、奏乐的场景。皇帝也是真寂寞,乾隆下个江南要筹划个好几年,那就把自然之美,山水之华,环球异珍藏在宫闱内吧。

  我觉得,英雄迟暮,天女下凡,宝物蒙尘,这三件事情的悲哀程度相仿。因为不合时宜,所以无可奈何。故宫真美,游客真多;钟宝真赞,玻璃上灰尘油渍真多,大殿里人味太杂,犀牛大象骏马山羊鸟雀天使神仙在玻璃金钟罩里,是不是有种动物园里被观赏动物的感觉?

  "其实我会唱歌,我的翅膀会跳舞","我们真正的美,你百分之一也见不到"⋯⋯钟宝之美的传承是需要情境的,紫禁城内此起彼伏的八音报时敲铃打簧的热闹情景,如今只存在于梦中或者臆想里。

  声明:本文为雅昌艺术网独家专栏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雅昌艺术网专栏”。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