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聚焦农村艺考——捷径还是囧途?

2013-07-31 15:10:04 未知

  “我想学艺术,通过艺术考上好学校。我爸爸不让我考,但是我不想听他的,我想上好大学,然后挣大钱去马尔代夫旅游。”面对记者提出关于梦想的问题,蕲春四中的艺术生小娟(化名)如是说。

  艺考的全称为艺术联考,就是指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教育部备案的各大艺术类院校,或者各大院校的艺术系对于高三艺术类考生举行的一次综合的专业考试。艺考生通过艺术联考考取院校专业合格证,参加高考达到分数线即可录取。

  “艺考热”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升温中。由于对文化课分数要求低,录取比例高,且播音主持、表演等专业即使是“零基础”的考生也可以在参加短期集训后获得较好的专业课成绩,艺考成为了考生挤过高考“独木桥”的捷径。但同时,艺考以其高昂的培训和考试花费,使很多贫寒考生望而却步,艺考起初一度成为了富家子弟通过高考的“专用通道”,那么农村艺考生又是怎样的呢?

  蕲春四中有个“艺术特长班”

  走进蕲春四中高三(七)班,20几名学生稀稀落落地坐在高矮不一的凳子上,不时有人进门和出门。三七班是学校里的理科“艺术特长班”。班上原本有30几名同学,十几名美术艺考生已经离开校园,前往黄冈和武汉的艺考生培训机构进行专业训练,暑假期间,学习亚艺术(传媒、新闻、播音主持等)的学生将陆续前往武汉等地接受专业课培训。班主任汪文华说:“这是蕲春四中第一次办艺术特长班,专门为了艺考生的学习进度和艺考特点而办班。”

  蕲春四中始建于1956年,是蕲春县张榜镇的一所普通高中,生源多为当地农村学生,留守儿童约占学生人数的70%。往届艺考生分散在各班中,外出培训和管理相对麻烦,对于今年学校首次单独开班,汪文华表示是给艺术生更好培养的考虑。“艺术生们统一外出培训,统一学习文化课,可以保证进度一致,而且可以更好地夯实基础。”

  汪文华表示,2012年,艺考生成绩不错,4个一本生、8个二本生的好成绩着实可以和该校“金权励志班”相“媲美”。因此校方对艺考生格外重视,艺术班也算半个“重点班”。一文一理两个艺考班,学生都是三十人左右。美术生占三分之一,其他的多为传媒生。

  艺考生参加的培训机构是学校经过考察统一选取的,分别是两所武汉的培训机构和一所黄冈市本地的培训机构。6800元(武汉)和5000多元(黄冈)的培训费用在蕲春的农村家庭中可谓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材施教还是赶鸭上架?

  三七班査顽高一高二是“金权励志班”的学生,由于对摄影很感兴趣,査顽在高三分班时选择做一名艺考生,当问及他从小是否经过相关训练时,査顽笑着摇摇头:“最多用手机拍照玩,哪里有那些设备。”选择艺术生的到路,范罗罗的目的更“纯粹”:“我自认为自己没什么天分,学文化课肯定哪里都考不上。艺考毕竟在分数要求上低了很多,我高考容易点。”范罗罗坦承这一点是经过父母和老师开导后,她做出的选择,因为她也觉得这是一条“捷径”。而班里这样的学生占了一大半。

  査顽的家庭条件比较好,父母都都有工作,还有已工作的姐姐支持学费,报考艺术类对他来说可以接受。艺术班的学生家庭情况相对其他农村中学学生来说条件较好。而在被问到专业选择的时候,学生们感到很茫然和迷惘。柯皓对表演专业感兴趣,他希望自己未来可以成为一名演员,然而由于消息闭塞,柯皓还不知道表演会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和积累,也不太清楚考试内容和形式。

  除了不知所然,学生们也不够自信。王阿科是班上一名能唱会跳的女生。当时一些艺考类学校招生面试时,王阿科一心以为“身高不够”,放弃了面试,改选记者行业,这让她多少为自己的决定而懊恼不已。当笔者提到联考、校考以及各个专业的学习内容时,学生们摇着头表示对此一无所知。

  汪文华坦言,选择艺考之路,就是为了在高考中能够用较低的文化分获胜,由于自身兴趣参加艺考的同学仅为凤毛麟角。但是在农村高中推行艺考不是一件易事。

  许多学生以为“差生才学艺术”,就业方向的不稳定和家庭条件较差也对艺考生报名产生局限。虽然学校会对贫困的艺考生提供资助,但相对于农村家庭微薄收入,补助也只是杯水车薪。

  丑小鸭与白天鹅?——城乡艺考生之比

  相比于城市艺考生,他们硬件、软件实属“过硬”。姣好长相,多才多艺,家境良好,从小父母投资、历练丰富使城市艺考生如虎添翼。而高三七班的农村艺考生则无法享有这样优越的条件,仅仅是通过短期的艺术培训,站上一个更高的跳台,能够在高考的一跃中跳到更高的学校去。高三七班的周林是其中为数不多、以播音主持为兴趣志向的学生,声音富有磁性的他向往以后可以做一名播音员。然而由于家庭原因,周林几乎未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普通话不太标准的他只说自己“喜欢朗诵”。喜欢摄影的査顽说:“我想学艺术,我爸说你想学就学吧,但是我知道学费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我自己也很犹豫。”

  而文化课成绩的分数线也给农村艺考生带来一份顾虑。虽然分数线已经降低许多,但由于文化课基础已经不扎实,许多艺考生即使拿到合格证,也由于文化课不过线而重头再来。这一道关卡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科生陈立的成绩不是很好,但问及转到艺考班是否有把握时,他窘迫地摇摇头,并表示“自己会努力在文化课上下功夫。”

  城市艺考生林楚涵在艺考上花费近十万,2011届艺考生信静悦也表示:“作为一个美术生,我觉得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就是艺考的那大半年,辛苦但却快乐,因为那是我为大学梦想努力奋斗的时光。”培训的八个月里,她每天晚上画到凌晨三四点才睡觉。

  7月21日,高三七班的传媒艺考生纷纷踏上前往黄冈、武汉培训机构的路上,迎接他们的是日复一日的专业课练习,从陌生到熟悉。等待他们的是亦或是捷径,亦或是囧途,而唯有最后的结果,才能揭晓答案。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