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奢侈品系列:是否平衡的合作关系
2013-08-06 11:08:27 彭菲
“艺术是马爹利的DNA。马爹利(MARTELL)的名字中就有艺术。”马爹利全球传讯总监孟尼亚告诉记者。今年6月,这个法国著名的干邑品牌已携“非凡艺术人物奖”迈过第十个年头。张晓刚、周春芽、曾梵志等国内艺术界的领军人物都曾走上这条艺术“红地毯”。
同月,18年前与德国古根海姆基金会合作的HUGO BOSS集团,宣布与上海外滩美术馆“牵手“成功,成立首个品牌冠名的亚洲艺术大奖。“与古根海姆合作,让我们了解美国等地的艺术家;另外,我们赞助Art Basel,因而在欧洲艺术圈占有一席之位;现在,终于轮到亚洲了。”HUGO BOSS集团亚太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修哲对雅昌艺术网说。
显然,这个夏天,艺术与时尚不再相互试探,它们联手推出一场场跨界大戏。
从建立一个跨界项目开始,艺术家与品牌的筹码就架在一只天平上,理想主义者总希望它能维持平衡状态,实则很难。HUGO BOSS集团曾指出,不监督、不参与任何冠名奖项的评选,以保艺术的学术性与纯粹。这给了不少艺术家鼓励与希望,他们有自己的傲骨,不愿过分参与商业合作。“事实上,有些艺术家,做了跨界的设计,但事后还是各做各的,不太联系。”展望说到。
另一方面,品牌携手艺术家的成功范例已不胜枚举。村上隆为路易威登设计的樱花系列手袋被疯抢一空;薇薇安·韦斯特伍德把野兽派代表画家马蒂斯的作品印刻在服装上;卡尔·拉格斐将《春之祭》剪辑在秀场音乐里,以向斯特拉文斯基致敬。
不少艺术家也愿意放下“身段”,选择合适的商业项目。今春,叶永青将鸟类的涂鸦作品绘制在山本耀司的服装与包款上。面对这一合作,他说:“山本耀司的设计有点流浪范儿,和我的作品一样,是有点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他认为一场成功的跨界,能摆脱架上绘画的方式,让更多观众看到自己的作品。
在他看来,艺术家和品牌之间的博弈,并不复杂。但奢侈品财团投资艺术的原因却不那么简单。他说:“国内民营企业投资艺术,大多比较纯粹,完成企业家个人的人文情怀。国外则不然。有些家族企业的子嗣无法继承遗产,需要用其他的方式继承父辈的财富,其资金流向多往艺术、文化、慈善这块走。”他认为,西方有个别机制导致继承制约,而这种限制也给予艺术家生存的空间。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