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夫也:古希腊陶工艺几何纹样时期——人物装饰取材于神话传说
2013-05-23 11:15:30 未知
古希腊的工艺美术中最突出的、最有东西讲的就是他们的陶器,陶工艺。所以这里从陶工艺开始讲解。
陶器生产当时在古希腊是非常兴盛的,它有两个功能:一方面是满足国内需求,因为陶器主要是储存东西,不管是储存固体的还是液体的,它是储存东西用的;另外一方面古希腊人的陶器做的太好、太有名气了,要出口、远销来换取钱财和一些物品,就是他们国内没有的东西。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古希腊的陶器在地中海往四周辐射,哪里都有,只要是有希腊人的足迹的地方都留下陶器,也有一些是国外的人购买的古希腊的陶器。
陶器的制作繁盛到什么程度?古希腊当时各个城市基本上都设有陶器的生产中心,大城市还有专门的烧陶区,到了公元前六世纪中叶以后雅典陶器一度垄断了国外的市场,名气很大,陶器当时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商品。
古希腊陶工艺的发展分期大概是这样的五个时期,这是我们划分的,可能过去你们看到好多资料里不这么划分,只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或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这样划分的,站在工艺美术的立场上来分析是这样五个时期:
第一,几何纹样时期,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
第二,东方纹样期,在公元前7世纪;
第三,黑色纹样期,公元前6世纪;
第四,红色纹样期,这个时期是在公元前5世纪。
第五,再往后就是彩色纹样时期,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这里还有一个图表,这五件陶器分别代表了五个时期,从左至右,几何纹样时期最经典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这样;东方纹样时期;中间是黑色纹样时期;第四个是红色纹样时期;第五个是白底彩绘或者是叫彩色纹样时期。通过这个也可以看出来一开始就很棒,然后发展到这个时候是高潮,黑色纹样时期和红色纹样时期应该是古希腊陶器的鼎盛时期或者说繁盛期,但是第五个时期就是彩色纹样时期已经进入衰落期,通过陶器也可以看出来,已经很不景气了。
下面比较具体地陈述每个时期的东西:
首先几何纹样时期,正好是荷马时期。为什么叫几何纹样?就是因为它是以几何形体的图案为主进行装饰的这样的陶器所以把它叫几何纹样时期。几何纹样制陶中心毫无疑问在当时最发达的商业城市雅典。主要的制品是饮食器和日常用器,包括双耳瓶、长口钵、把手杯、骨灰罐,还有祭神、随葬用品这些东西。这些陶器的器型是非常多样的,而且大小不一,大的有等人之高,小的有像拳头大小。
按照式样的装饰题材和特点可以把几何纹样时期再分成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以平行线、交叉线、三角形、S纹和回形纹装饰为主要特色的阶段。它强调器物装饰构图上的一种左右对称,看上去比较进目,比较均衡。比较常见的构图规律都是三带同心圆式;
第二个阶段是以图案化的人物装饰为特色的。这种装饰据分析是直接受启示于迈锡尼晚期的陶器的装饰,主要取材于神话传说或者日常生活的故事。包括《狩猎图》、《陆海战图》、《葬礼图》等等。
人物装饰主要特征在几何纹样时期出现的是头部,一般地来说是呈侧面的,强调突出下巴部分,就是一个剪影的形象,胸部呈倒三角形,而人物的臀部和腿部的弧线又是带有一定的写实意味的特点。这里有一个局部的图,就反映出来这个特点,比如说这个人的躯干、胸部是一个倒三角形,但是他的臀部、腿部是相对比较写实的,这是几何纹样时期人物造型的特点。这就是几何纹样时期的一些陶器,叫做《四马盖罐》,就是因为盖子上有四匹马的造型,所以可以看出这个装饰有立体的和平面的,立体的就是用这些马来做陶器的装饰,平面的是在器物上,包括马的身上又有绘制的纹样。这种纹样就是算作几何纹样,这是最典型的几何纹样。这是几何纹的《陶壶》,上面有一些精美的几何纹样,很规律,而且很讲究,比如说讲究黑白灰的关系,还有直线和弧线的对比关系,从形态上说方与圆的对比关系,都在这里面能够找到。这是一个爵,这个巨爵右边的这个可以看到它的整体造型,而左边这个是它器壁上的局部装饰,这上面的装饰很精美,如果说我们是研究装饰绘画的,或者是做图案的,都可以从中发现它的美之所在,就是它的笔法其实很精炼、很简洁,但是表现力又很强,比如说马的表现,它会这样去画,马车是这样,上面的人物又是这种形象,画的很有趣味。
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陶瓮,这是几何纹样时期一个很有名的作品,它的中间这部分是《葬礼图》,我们可以看一下《葬礼图》的局部,但是这个《葬礼图》并不是这件陶器上的,这个《葬礼图》通常是这样的,会有一个躺着的人,这个人物是代表着已经过世的人、死亡的人,旁边还有一些人物的形象,还有动物,这种形式通常我们都把它称为《葬礼图》。如果说上面有《葬礼图》就证明这个陶器本身是一个祭器或者说要在这种场合使用,里面也有可能要装骸骨这一类的东西。
这是几何纹式样的陶瓶,这两个陶瓶身上的纹样不大一样,右边是更加纯粹的几何纹样,左边里面还有动物和人物。另外从造型来说右边陶器是有通透的耳,左边是半封闭、半通透的一双耳,这是它的特点,这个做法会更加牢固,有一个加固的作用。
(责任编辑:郭燕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