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有座750多岁古桥
2013-08-08 09:52:31 梅建明 聂露露 董跃明
昨天上午,记者接到市民报料称,在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旁的南京化工厂里,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古桥,掩映在杂树丛中。记者当即赶到现场看到,这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古香古色,颇有些年头了。当地街道文化局专家称,这是一座在南宋时期就有记载的石桥,名叫寒桥,历经多次战火,也曾多次维修与复建,至今至少有 750多年的历史。南京市文化局文物保护处丁处长告诉记者,南京目前留存的宋朝建筑非常罕见,与之相媲美的,仅有溧水宋代的长乐桥。
掩映树林中得以保存完好
上午11点多,记者来到南京化工厂,这里已经搬迁,在一片杂树丛中,隐隐约约掩映着一座石砌建筑。拨开这些树枝,钻进去,只见这片树林中别有一番洞天,在树枝交错之下,一座长约30米、宽5米的石桥出现在记者眼前。石桥为单拱,跨度约为5米多,石桥底部全部由青石呈弧度互拱而成。在侧面的桥栏板上,两侧各镶一块刻石,中间有两个正楷大字“寒桥”,一侧有行小字“甲寅年仲春”。
走上桥面,可见50厘米见方的青石一一铺展,形成了光洁滑溜的桥面,显示岁月的洗礼和行人的踩踏,石面已被磨平了。在桥的两侧有十余节石栏杆,上面刻有精美的纹饰。在靠桥身南侧一面,离桥面约1米处,嵌有两只龙头,伸出桥身。据介绍,这是桥身的排水设施,雨水从上面流下,渗进桥体后,可从这里排出,直接流进河中。在桥头西面,有一道围墙,围墙里一座石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其正面刻有碑文,细看之下,碑文有破损,但“保鲁皖之民渡江而来”、“乡人之过此桥及北人之渡”等字仍然清晰。在碑的反面,有一个古代文饰的罩顶,边沿处刻有“民不病涉”四字。据介绍,这四字出自《孟子》“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意思是说,“寒桥”修好后,百姓不用再受苦涉水渡河了。
燕子矶街道文化站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原本连有一条河,直通长江,早年河应该比较宽,这桥有拱,还有引桥,比现在要长,可能是当时渡河的要道。石桥所在的南京化工厂一名老工人告诉记者,他就见证了这座古桥数十年间一直在这里,一直没人动过,也得以完好保存至今。
石桥距今至少750年了
据介绍,寒桥又名韩桥。栖霞区文化局这名负责人称,对于寒桥,历史上早有记载。诸如宋代的《景定建安志》、元代《至正金陵新志》、明代《万历上元县志》、清代《乾隆上元县志》等志书,对这座古桥均有简要却明确的记载,并称:韩桥,在城东北三十里。其中,南宋编修的《景定建安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对韩桥的记述,则尤其具体详细。
据《景定建安志》记载,当年这座古桥所在地,为上元县管辖,桥两端联系着一条大路,往南可达建康城(即今南京),往北可到长江南岸的笆斗山渡口,远至乌龙山、周家山诸地,实为长江南岸的一条重要通道。
“当年,南宋王朝为抵御金国南侵,由制使姚希得,创建了宁江新军,并沿江岸设了八个屯,派兵驻守,其中韩桥就是一个屯。而清代驻建康城的八旗兵,也将观音门、韩桥、燕子矶,作为守备重点。由此可见,韩桥在历史上,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很重要的。
“景定年间起点为公元1260年,而《景定建安志》也是在这期间修撰的,能够进入地方志,这说明当时寒桥已在当地非常有名,并且存在相当长的时间了,从而被记载下来。也就是说,这座桥的历史距今至少是750年以上,只多不少。”燕子矶街道文化站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估计有八九百年甚至千年以上历史都有可能。
宋代石桥仅存两座
寒桥至少历经了750多年的历史沧桑,桥下的河水经过多次改道,如今河流已干涸。记者在现场看到,寒桥也有过多次的塌毁和重修。据介绍,在民国时期时因河道淤塞,整座石桥也被泥土掩埋下面,只露出桥身最高处。1914年(农历甲寅年)由常州孙复瑞捐资修建,才露出如今这样的真容,后被评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宋代的石桥在南京留存的非常罕见,保存比较完好的还有溧水的长乐桥,也是宋代的。”南京市文化局文物保护处丁处长告诉记者,因为经过了后代的维修与复建,寒桥保留了部分宋代的构造,其桥身还有明代的构件,说明后代又修复过。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