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带你看展览第182期】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三十四周年展

2013-08-11 16:12:29 周永亮

展览开幕现场

  8月3日,再现工笔画艺术近三十多年发展历程的“复兴之路----北京工笔重彩画会成立34周年特展”开幕式暨玺·美术馆开馆典礼在北京玺·美术馆举行。玺·美术馆由北京工笔重彩画和北京雅遵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作为开馆展,“复兴之路----北京工笔重彩画会成立34周年特展”展出的近八十件作品,含盖了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代表性画家包括潘絜兹、刘凌沧、任率英、蒋采萍、李魁正、胡勃、何家英、冯大中、萧玉田、孙志钧等重要的工笔画名家的精品力作。向广大观众较为清晰的展示了工笔画艺术近三十年来的创作成果和发展脉络。

  本期导览人: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当代中国画主编 王志纯

  王志纯:“复兴之路——北京工笔重彩画会成立三十四周年的特展”玺·美术馆的首展,共展出了10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回顾北京工笔重彩花卉这三十四年来的成就,包括了工笔画创作的四代人:创会的会长潘絜兹、刘凌沧、任率英等老一代的艺术家,像蒋采萍、胡勃、肖玉田、金鸿钧第二梯队工的艺术家;也有何家英、孙志钧等请青年艺术家;再有就是新工笔青年艺术家,最近在市场上很活跃。这个展览展示了四代人创作的路程和工笔重彩画不断地拓展、发展演变的一个道路。

《赏花图》潘絜兹 1988年

  这张是潘絜兹先生的《赏花图》,他在中国工笔画发展历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大家,在1955年的时候创作过《石窟艺术的创造者》,在中国工笔画的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1982年这幅画获得国国际金奖,在很多书籍中都有收录。这幅《赏花图》跟《石窟艺术的创造者》在画法上差不多,基本上是单线平涂,但是他的用色很鲜艳,和五、六十年代的创作有很大的区别,它融入了西画的造型观念和手法,也有一些渲染,而不纯粹是传统工笔画的样式。

刘凌沧《西湖子夜歌意》103.9X49cm

  这幅是刘凌沧先生的《西湖子夜歌》,有一点写意,兼工带写,这也是工笔画创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取向,工笔画不见得全是用很工致、细腻的笔触来描绘,也有水墨运染,这样工笔画就感觉会画得更活一点,后来这种取向在工笔画创作队伍里头很多人在用,很多人也把写意的创作观念融入到工笔画创作中,影响了一大批人。

《大禹治水图》 任率英 纸本设色

  这幅是任率英先生的《大禹治水图》。以前他主要是画《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一些题材,画《大禹治水图》确实很少见,所以我们在此次展览特别陈列出来,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任率英先生的创作。

《溪畔群芳》 金鸿钧 1990年

  这幅是金鸿钧先生的《溪畔群芳》,创作于1990年。他是1953年进入中央美院附中学习,是附中成立的首批学生,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从艺60周年的展览。他的工笔画就是以花鸟画为主,上美院的时候就是工笔花鸟画专业,师从于田世光、俞致贞等先生,沿着于非闇开创的北派工笔花鸟画的路子走过来的。于非闇开创了中国现代北派工笔花鸟的格局,与陈之佛并称于世,这两个不同地域的画家在五十年代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于非闇的画以勾勒、继承宋画的传统为主,继承皇家脉络一脉的工笔画传统;陈之佛的画面中来自西方、日本的东西多一点,他的画以渲染为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派风格。

  于非闇开创的北派工笔,后来又中央美术学院田世光、俞致贞,他们前后有蒋采萍先生、胡勃先生、李魁正先生,金鸿钧也属于北派工笔。他们的创作不仅仅是继承传统的程式规范,而且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吸收了西方的造型观念和手法,比如素描关系、色彩关系。原来中国传统的画会有大量的空白,金鸿钧的画,他这个底色都是经过渲染的,为了营造整体的气氛,实际上这些观念都是西方的,都是在美术学院经过素描、色彩训练后融入到他的创作的东西。

  另外金鸿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花鸟和山水是结合着的,不像传统的折枝花鸟,画一枝梅花或一朵牡丹花,花鸟和周围的环境是融合在一起的,这是他的一个特点。

  再一个,他在用色上比传统的用色更自由、灵活、鲜艳,实色、高光颜料他都用一点,所以创作比上一代画家路子更宽。

《忆版纳》 蒋采萍 纸本设色 1995年

  蒋采萍先生是新工笔的重要画家,这幅作品是她的《忆版纳》,是她在西双版纳得到的创作灵感,就是藤枝编织组合的这么效果。蒋采萍先生的特点是用实色,她自己创造的高温洁净颜料,仿实色,粗颗粒颜料,这个画也用了一些实色。

  她吸收了很多西方的观念,画面结构就和传统的工笔画的结构有区别,比如说她作品的气氛、空间、造型都和传统的工笔画有一个很大的距离,你看这个树枝,还有伸进去这个空间的明暗、色彩、冷暖关系,都在这个画面结构立照顾到。使用实色时的创作观念就,跟传统的单线平涂、平面化的东西不一样,这是她的创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

  这幅作品创作与1995年,在此之后她带了一大批的学生,都是用实色、日本画的制作方法,使工笔画的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心语》 何家英 2002年

  这幅画是何家英先生的《心语》,他的工笔人物画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过一批非常细腻地刻划人的心理状态、外在的形貌、造型的作品,在工笔画界产生很大的影响。

  他的人物造型长于情绪的刻画,写实也达到非常高的程度,情绪的刻画和外在的形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直到现在他的作品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这幅作品创作于2002年,在此之前他已经创作了一批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最著名的是《十九秋》、《酸葡萄》,在历届美展中获奖。他的手法倒是比较传统,但是内涵、意境,人物的情绪是很现代的,这代表了改革开放后美术学院培养出来的新一代的花鸟画家,他们这一代还包括孙志钧、陈梦新等。

金沙《向大师致敬—寻找Giovanni Bellini》 55x45cn 绢本2012

  这幅作品是金沙的《向大师致敬寻找》,他是中央美术学院九二年毕业,也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工笔”群体的重要成员,他现在是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的秘书长。以金沙为代表的新工笔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取向比较多,有向西方借鉴的,有回归传统的,有重色彩的,有重勾线的,个人的风格也比较鲜明。

  金沙的这幅作品吸收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这种造型、图案,非常精细,色彩采用淡彩画的处理。但同时整个造型只有服饰,而没有人,是一种超现实的处理,是向大师致敬,寻找的内涵也是很现代,让人有很多琢磨的空间。

  与金沙同时期的张见,他的勾线非常细腻、工整,整个画面处理非常严谨,也形成一个现代工笔画一个新的面貌。还有像徐华翎、陈子也是非常优秀的一个新工笔画家,他们个人风格也是非常鲜明,尽管也是勾线,但他们的渲染、破色有很多个性化的东西,在当代工笔画阵营里头是很突出。

(责任编辑:周永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