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析谈杨龙友的诗书画及其影响

2013-08-12 16:23:51 杨抱林

图 明 杨文骢 溪山深秀图卷 香港中文大学藏

  贵州在明清时期,曾出现过“六千举人,七百进士”的光辉史迹。无论本土居民,还是外省戍边将士,以及各个时代迁居贵州的官宦、文人的子孙后代,凭着一种大山的精神,发愤图强,使得贵州人才“比于中州”。贵筑(今贵阳)杨龙友即是其中的文化骄子、书画奇才。

  杨文骢(1596—1646),字龙友,号山子。生于贵阳城南之南明河畔一风景秀丽之寓所。其少年、青年时期,是在贵阳度过的。28岁“徙居金陵”后,遂成了“诗、书、画”三绝的名士,被誉为书画“金陵九子”、诗坛“崇祯八大家”之一。后坚持抗清被俘,不屈殉国,时年50岁。

  杨龙友一生主要的贡献,流传后世的,是他的诗、书、画,其画“名噪大江南北”,其诗“为吾黔一代诗宗”。

图 明 杨文骢 送潭公归玄墓图卷(局部)之二 纸本设色 33.5cm×325.8cm 故宫博物院藏

  杨龙友是明末画坛著名的山水画家,三百年来,为人所称赞。董其昌对杨龙友诗画集《山水移》有极高的评价,认为其画风“有宋词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韵去其佻”。好友陈继儒则誉之为“气吞古人”,可与董其昌媲美。画家秦懋德也认为得画坛之中三昧者,“必推龙友与华亭董宗伯,并驱中原……”杨龙友主要诗文集有:《洵美堂诗集》《山水移》。清人莫友芝赞其诗“骨挺劲岸异,已不可一世之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杨龙友诗并入编《崇祯八大家诗选》。

  杨龙友画山水,在到金陵前,就已具备了一定水平。随父出游和他自己到处游历,眼界开阔,学会了用笔墨表现形体的“写生”习惯,还慢慢养成了心脑记忆,以“抒写胸中逸气”。他自幼有深厚的书法功底,而书法与绘画是相通的,用笔、用墨及点画,布局与风韵神味,各种艺术处理之法都一样。所谓“书画同源”,杨龙友书艺上的进步,对他学习绘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杨龙友画作技法上的师承,可根据其画作来进行分析。他从唐宋传统山水画中,继承了不少东西,不少画作都不同程度的或有董(源)巨(然),或有荆(浩)关(仝)以及“二米”的点,黄(公望)、倪(云林)的皴染等技法,这几位一直是杨龙友最崇拜的古代画家。而董其昌的作品,杨龙友除经常直接请教外,还花了很大功夫直接去摹仿。精研古人勾、皴、点、染笔墨之道,描绘山石林泉,杨龙友的不少成名之作都明显流露有前人之迹。其《西轩山水图》,其山石的皴、染表现就吸收有关仝《关山行旅图》以及黄公望的不少表现技法,特别在精皴细染上。杨龙友从他们的作品中吸收不少好的表现技巧,很有宋元山水画之风。徙居金陵后,横向交流学习,杨龙友得到了较好的学习承继古人传统技法的条件,对其画技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洗涤了以前不入道的一些技法。结识董其昌,是他画技得以成熟的关键。杨龙友真心诚意地尊董其昌为师,董其昌对杨龙友也青睐、器重,向他传授了不少传统技法,讲了不少画理。董其昌高雅清秀,杨龙友得到不少真传。

  杨龙友尊重传统、学习传统,认真、虔诚,但他又是一个“不老实”的人,从来不为古法所囿,不愿成为食古不化、不敢逾越雷池半步的泥古守旧者。杨龙友喜出游,是金陵画家中出了名的“山水迷”。“行万里路”,到生活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艺术美感,获得挥毫的冲动,这在艺术上就叫“外师造化”,就是向大自然学习。杨龙友自幼受其父影响,正如他自己所说:“余生长万山中,而家大人又癖嗜山水……往往性情相习,亦往往机缘相奏,所谓得之习惯而根之胎骨者也。”出游让杨龙友拓宽了视野,了解了生活,感悟到大自然的千万变化。向生活学习,向大自然学习,是要求进取的画家,摆脱古法藩篱的最好方法。有了生活,胸中自会有丘壑,下笔就会胸有成竹,就会随自己意愿去找表现方法。杨龙友每次出游,都得到很多不同的艺术感觉,杨龙友已看出当时的不少画派画家一个共同弱点,就是不敢摆脱古法,而他早就心存“法为我用”,不能为“法”所囿的观念。所以,他在整理画稿过程中,用笔用墨挥洒自如,真是“毫端嘘董巨,砚池活范(宽)李(成)”(杨龙友诗《董元宰先生论笔墨二首》),任性挥洒,按自己意愿去画,不受古法和今人之束缚。董其昌也充分肯定了杨龙友对传统古法的承继精神,发扬光大前人好的方面(指宋人的“骨力”,元人的“气韵”),克服前人的“结”与“佻”。

明 杨文骢 台荡记游图册八开之一(绘画) 纸本水墨 24.5cm×17.5cm 南京博物院藏

  杨龙友重视“外师造化”,实也是为了“中得心源”。杨龙友重写生,面向大自然,既求其形,然更求其神。书画家的每幅作品不能技法总是重复,一个面貌,这样作品是不会有生命力的。“耻向他人逐脚跟”是杨龙友学古求新坚守的信条。近人俞剑华认为“明代画二千余人,而能写景,知于临摹以外尚有造化者”,仅杨龙友等数十人,足见其对师法自然是十分重视的。

  杨龙友书画有继承、有发展,在一些人看来,似乎继承和发展的矛盾,其分寸很不好掌握。在这点上,杨龙友就处理得很好。他有首《画兰诗》,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诗曰:“淮阴能将兵,多多则益善。武穆雄千古,步伐皆野战。岂知规矩成,庸人不自见。我有秋兰情,执笔开生面。一笔无犯法,纷披疑杂乱。吹气萦根株,万法自相贯。纸上有孙吴,痛哭耕破砚。”这首诗,对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可以说句句都提到了,其间的辩证关系,细心体会一下便知。画家先从用兵谈起,不同将军各有不同的指挥法,接谈庸人的态度,再谈自己怎样对待,也谈到了不能无法,若不守规矩,将出现杂乱无章场面,其实万法都是统一的,都是相互贯通的,既有法,也无法,关键在于怎么灵活运用,不死搬教条,这才是最主要的。

  师古不泥古,继承不丢古。杨龙友在这点上是掌握得很好的,尊师不忘师,其书画又很有自己的面貌。所以杨龙友很得董其昌的器重,又受到同辈人的尊崇,原因就在此。

  杨龙友的诗,天才瑰异,他的书与画,玄诣入微,“每吐语无不与秋峰竞秀,掷地作金石声”,且“纡徐以导远,笃诚以情达”,“景烁千秋而俯仰绝代”。杨龙友早年诗,被辑入《山水移》,后期诗则收入《询美堂诗集》。他“引物连类”借题发挥的诗风,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且看杨龙友这首画兰诗:“十指都将酒气通,吐成醉墨卧春风。枝枝潦倒闲窗下,不向繁华乱鞠躬。”

  百年后,他这种诗风,在“扬州八怪”的身上得到了更大的发挥。郑板桥有首“留别”诗:“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局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这些语意双关,既非隐语,也非直言,表达的是不同内容,但其表现手法是一样的。封建时代士大夫文人的爱、恨、情、仇,多是通过“隐逸”“清高”之语,再用传统的笔墨及特定的物象和巧妙的构思处理来表达的。这种中国文化传统,至今仍在中国文人书画家中继承和发扬。看齐白石这首《不倒翁》题画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此类诗风流传,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无怪黄裳先生评价杨龙友:“似乎早在百来年前,已开辟了扬州画派的道路”。当然这并不是说扬州画派的“扬州八怪”形成与杨龙友有关系,只是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是正常的,这正是传统中国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原因。

  2010年6月于牧歌堂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李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