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博物馆课堂讲解文物枯燥乏味缺创意
2013-08-16 16:33:30 朱凯
博物馆要为小观众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内容
暑假期间,前往博物馆、美术馆参观的小观众寥寥无几。崔晓 摄
英语培训、军旅体验、海外游学……今年暑期,夏令营市场一如既往地火爆,五花八门的主题夏令营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报名参加。相比之下,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社会基地,我市各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却门庭冷落,很少能看到小观众的身影。
公共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之一,在国外,博物馆往往被视作学生的“第二课堂”,但由于陈列、宣教理念滞后,国内博物馆很难引起孩子们的参观兴趣,成了公共教育体系中“被遗忘的角落”。如何将博物馆的社会文化资源转化为公共教育资源,拓展成学生的“校外课堂”,是摆在学校和博物馆面前的共同课题。
收费夏令营人气火爆 免费博物馆门庭冷落
8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南京市博物馆探访。在大门售票处的提示牌上,清楚地写着“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下)可免费参观”,但整整一个上午,来博物馆的观众都是成年人,而且多是外地游客。记者逛了四五个展厅,没看到一个小观众的身影。
市博介绍,该馆去年共接待观众36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8.3万人,仅占总数的23%。记者随后走访了其他几家市属博物馆,情况也大致相仿,小观众寥寥无几。
相比之下,社会上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推出的各种暑期夏令营却人气很旺。
记者在一些民营教育培训机构网站上看到,暑期针对中小学生推出的夏令营活动花样繁多,有英语培训、军旅体验、科普探险、海外游学等各种主题,时间短的三五天,长的接近一个月,费用也从上千元至数万元不等。
南京一家连锁教育培训机构今年推出的暑期夏令营多达10余种,其中时间最长、价格最高的是“加拿大3周深度游学夏令营”。“参营费用是3.6万元,虽然价格高了一点,但报名的人还是很多。”负责夏令营报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夏令营每团20人,出团时间是7月底至8月中旬,几个团的名额早在6月份就已经报满了。
“现在社会上的暑期夏令营种类繁多,而且越跑越远,其实内容无外乎是参观游玩。博物馆就在孩子们的家门口,还是免费的‘校外文化课堂’,但却吸引不到小观众,这种反差值得博物馆人反思。”南京市博物馆馆长白宁的话中既有疑惑,也有几分无奈。
讲解枯燥文物“冰冷” 博物馆课堂“不好玩”
7月中旬, 42岁的唐女士花了8000元,给儿子报名参加了一家培训机构推出的“新加坡7天游学夏令营”。根据行程安排,营员们会参观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还会与当地学生插班上课,体验精品国际班课程。
“儿子回来后说,夏令营里安排的教育活动,就是在大学里拍张照留个影,还上了两堂英文课,其余时间就是逛景点。”唐女士说,很多海外游学夏令营其实是翻版的境外游,没多少有价值的教育活动,之所以报名主要是想让孩子出去开开眼界。至于有没有考虑过暑假期间带孩子去博物馆转一转,唐女士直言没想过,“以前也去过,但孩子没什么兴趣,觉得不好玩。”
同样是“校外课堂”,有免费优势的博物馆为何会“竞争”不过社会上的夏令营?
在白宁看来,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国内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一直没能与中小学教育有效结合起来。目前,我市各家博物馆虽然与不少中小学校共建教育基地,但活动形式都是以参观展览为主,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效果平平。
缺少针对中小学生的个性化、订制式的教育内容,也是博物馆难以吸引小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
“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是很好的校外教学资源,但因为缺少针对中小学生的策划设计,这些文化资源尚未有效转化为教育资源。”宁海中学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该校曾多次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但展览和讲解内容往往过于专业、枯燥,学生们不容易理解,时间一长也就没了兴趣。
业内人士表示,“重展藏、轻教育”,是国内博物馆的一大“通病”。
在欧美国家,未成年人是博物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在美国当代艺术博物馆,经常可以看到咬着奶嘴的孩子在展厅里玩拼图和色彩游戏,在从小培养孩子们对美的观察和理解能力的同时,博物馆也与这些小观众建立起精神上的情感纽带。
著名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有近千名员工,其中有上百人专门负责博物馆公共教育。相比之下,国内博物馆的主要人力都集中在展览陈列、典藏保管等部门,承担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宣教部往往只有寥寥数人。缺少公共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自然难以设计出有创意、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博物馆教育项目。
闲置的公共文化资源 如何转化为教育资源?
信息时代,博物馆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当获取常识性的知识已经不需要去博物馆时,博物馆还能为学生们提供什么?
“博物馆在策划教育项目时,应该从满足学生新鲜、体验、求证等心理需求出发,突出趣味性和互动性,与学校的课堂教育区别开来。”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安来顺认为,博物馆教育的目标是帮助青少年观众成长,这里的“成长”不仅是指拓展知识,还包括提供多种体验,增进观众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因此,博物馆最应该关心的不是展品,而是观众对展品的“感受”。“博物馆的教育工作者不应当是为泥土塑形的雕塑家,而是要当一个园丁,他并不改变教育对象的基本现状,而是为学生们提供一种适于成长的环境。”
白宁认为,博物馆教育是带有情境体验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博物馆教育与学校课程、阅读印刷品和互联网搜索的区别所在。博物馆应该抓住实物与情境两大优势来设计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体验的学习平台。“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理解。”
另一方面,博物馆也需要加强与学校的联动。白宁说:“学校的课堂教学资源相对有限且单一,博物馆的展览空间和馆藏文物都是公共文化资源,如果没能有效转化为教育资源,会造成公共资源长期闲置。因此,双方可以在这方面加强联动,实现资源和优势的互补。”
比如,学校可以根据教学课程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校外课程任务,将书本内容与博物馆的实物教学结合起来。而博物馆也可以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或兴趣小组,针对书本内容打造“订制化课程”。
寓教于乐 部分博物馆尝试提供订制服务
8月1日上午9点,“我是小小传承人”夏令营第10期活动在甘家大院准时开课。第一堂是绳结工艺课,讲解员魏曼曼给孩子们介绍了绳结工艺的理论知识,接下来是动手环节,绳结工艺传承人汤虹手把手地教营员们用五彩丝线扎出手链和各种装饰品。学完编绳结,孩子们又上起了剪纸课,在剪纸老艺人马连喜的指导下,他们拿起剪刀,有模有样地剪起“菊花图”。
从2009年开始,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推出的“我是小小传承人”夏令营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成为我市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的一个品牌。今年,夏令营不但招收了北京、安徽和其他省内城市的营员,还引来了英国、加拿大的留学生。
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沈浩表示,“我是小小传承人”夏令营能获得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原因在于将博物馆的自身馆藏特点与学生的课外实践兴趣结合在一起。“夏令营活动以互动体验式教学为主,通过传承人老师手把手传授绝活,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沈浩介绍说,每期活动结束后,营员们要提交一件最得意的“毕业作品”,在评选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还将参加成果汇报展,“这种激励方式也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更认真、更有积极性。”
今年“六一”,南京市博物馆推出“看谁眼睛亮”儿童节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走进博物馆一同“寻找萌文物”。根据博物馆提供的“寻宝图”,家长只要带着孩子在展厅里找出4件古代“萌文物”并拍照“取证”,就可以领取小礼物。
江宁织造博物馆举办的“织造丝绸文化传播之路”系列活动,第一课就是在展厅里教孩子们培育“蚕宝宝”。谁能成功养出5个以上蚕茧,就能获得一份丝绸礼品。
“如果仅仅是把文物摆出来让学生们来看,那博物馆只能算是一个陈列室,要成为‘真正的校外课堂’,必须把冷冰冰的文物转化成好玩好看、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白宁说,博物馆眼下要做的是转变工作理念,将馆藏文物资源和学校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从“创造需求”入手,激发学生的参观兴趣,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完成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
他山之石 日本九州博物馆“比学校更有趣”
2005年10月对外开放的九州国立博物馆,是日本四大国立博物馆之一。仅用了6年时间,该馆累计接待观众已超过1000万人次。馆长三轮嘉六在来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时介绍,九博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人气,“秘诀”就是亲近公众,把青少年作为博物馆的主要服务对象。
九博推出的各个展览都会设置适合青少年参与的互动体验项目。在以“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为主题的展厅里,再现了当年日本遣唐使往返中国途中携带的实物原料。这里的展品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能用手触摸、用鼻子闻……展厅内有一处空间摆放着当年从中国带回的各种香料,这些香料没有存放在密闭的玻璃展柜中,而是以开放式陈列,观众可以嗅到各种香料的香气。如此奇妙的参观体验,让很多小观众大呼过瘾。
“九博宝箱”是根据博物馆馆藏特点开发的一种助学器具,该馆编制了“观看阅读、乐在其中”、“触摸实物”、“动手操作”、“拼图以及智力测试”等4种可以亲身体验的教材,成套装在箱子里。如今,这些博物馆助学器具已经被运用于当地学校的课堂上。
(责任编辑:心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