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展开放 观众可体验
2013-08-23 09:27:42 未知
8月20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巧手良医——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展”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本次展览通过130余件金属、陶瓷、石质、纸质、壁画等材质文物和相关修复信息,集中展示陕西历史博物馆历年保护修复的文物和相关技术方法,全方位展示文物保护的理念、方法和技术。
高科技让文物重获新生
观众在博物馆只能看到修复好的文物,那么修复之前的文物是什么模样?“展柜中展出的每件文物前都放有修复前的照片,观众可以进行对比。像这件尾巴高高扬起、轻盈飘逸的唐代鎏金铁芯铜龙,它出土时断成了4截,腐蚀非常严重。”据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征集来的唐三彩,竟然碎成了304块,经过6名修复人员两个月的努力,终于复原了这组文物。
残破变形的金杯、碎裂成多块的彩绘骆驼、颈部断裂的三彩骆驼……对比修复前的照片,展出的文物让观众连连称奇。那么,修复这些破损的文物都用了哪些手段?事实上, X光透视、 显微观察、色度、离子色谱、扫描电镜、三维扫描及快速成型……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各类科学分析仪器都有应用。
天马鸾凤金银平脱镜有一处贯穿式断裂,三处裂纹,文保人员在保护修复中使用X光透视技术,准确观察出文物损害情况。据悉, X射线在 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利用X射线贯彻文物的内部形态,反映与文物保护相关的结构特征、古代工艺、维修痕迹,为文物保护工艺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另外,在文物修复过程中利用显微技术进行观察及操作已成为工作的基本要求,显微技术的应用更有利于对文物本体的认识、对病害的识别和判定,具有显微功能的操作设备使得工作人员得以从微观角度进行文物修复,降低对文物本体伤害的可能性。
据悉,陕西历史博物馆拥有各类藏品37万件(套),其中近一半存在不同程度病害,开馆至今完成了近万件各类文物的保护修复,目前有专职技术人员17人。
观众现场观摩文物修复全过程
破损的文物是怎样恢复原有的“精气神”的?平日里珍藏在博物馆库房里的文物又是如何保养的?此次展览将实验室、库房都“搬”到了展厅,观众透过玻璃就可近距离观摩文物修复的全过程。
“真是不容易,不但要有精湛的技艺,还要有超乎寻常的耐心,比绣花难多了!”看到展厅中透明玻璃隔起来的修复实验室工作间里,两名文物修复工作者人员正在一点一点穿珠子,给一顶青金色复杂结构的清代凤冠做最后的配饰修复,来自福建的观众靳玉晗不仅啧啧称赞。
此次展览自8月1日起,先后经历了“修复实验室展示”和“上展过程体验”阶段,邀请部分观众代表亲临现场,观摩文物修复,体验文物点交、包装、运输、固定、辅助展品布置等工作,揭开了这一不为公众所知工作的神秘面纱。8月20日,第三阶段展厅展示部分正式对外开放。展览的内容和形式突破传统理念,创新模式,邀请公众全程参与体验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此次展览是陕历博首次举办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专题展,布展方式在全国文物系统内也属首次。”陕西历史博物馆保管部部长韩建武说,展厅以文物实体展为主带出修复工艺、科学研究、预防性保护内容,与“应时治病”、“定期体检”、“平时养生”的人体保健治疗相类似。通过130余件金属、陶瓷、石质、纸质、壁画等材质文物和相关修复信息,集中展示保护修复的文物和相关技术方法。另外,这次展览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观众可以体验陶器修复、文物拓印、古代壁画制作等多项文物保护内容。展览将持续到10月30日。
(责任编辑:张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