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对话——孟涛访谈

2013-09-02 08:51:07 未知

  新视觉:第一次接触您的作品通过“禽兽·人间”的展览,展览中除了绘画作品还有刺绣、浮雕、装置等,您怎样看待这样多元化的表现手法?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孟涛:我想对于艺术家来说表现手法不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就好比你要去某个地方的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才是最重要的,你可以乘飞机,也可以坐汽车、火车、骑自行车或步行,选择合适的方式顺利地到达目的地,也就是说用最适合自己的表现手法传达内心体验和情感。实际上我还是更喜欢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在“禽兽人间”展览上我做了一组刺绣装置,很多人关注这组作品,也在问为啥要做刺绣,因为我的油画与传统刺绣在题材上、语言上有许多内在关联,但在语境上和表现方式上以及历史背景又有许多的不同,所以我做这样一组油画与苏绣对比的装置,让大家来体会它们之间异同。
  新视觉:大学期间您接受的是国画教育,后来您逐渐寻求着油画材料与国画技法的融合,从创作形式到内在精神两方面来看,国画的学习对今后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从作品酣畅淋漓的笔迹中可以看出写意画的痕迹,具体谈谈您是怎样研究国画的笔墨与油画技法的结合关系给您的创作所带来的突破?可例举一两件作品说明
  孟涛:大学毕业后的一个阶段我一直在画风景题材油画,可能受国画的影响比较多,我很喜欢宋元时期的山水画,特别想将宋元山水传达出的空灵、悠远、深邃的意境渗透我油画的风景中。
  我生长在山区,对自然山川的体验很深刻,山石溪流的形态和神韵历历在目,所以古人山水的意境能自然地融入到我的画中。油画材料和国画材料的物理性质完全不同,所以他们的语言特征也完全不同,我不会刻意去用油画材料达到国画语言的效果,事实上也办不到的。我比较感性,在作画时更喜欢即兴而发,手法上比较喜欢书写式的表现,画面上可以清楚的看到笔触的运动轨迹,包括颜料的泼洒流淌,全是偶然发挥,这好似国画的写意画,画笔充满激情在画布上快速运动,笔后拖起一道道拉丝般的痕迹,我觉得这种表现方式更适合我。
  我从来没有刻意去做油画材料与国画技法融合方面的实践。
  我一向对画笔在画布上留下的笔迹十分在意,笔迹透出了艺术家在此时此境瞬间的生命气息,也是艺术家表达内心活动的直接符号,油画里的笔迹与国画中的笔墨好像是一个东西,只是油画、国画材料特性不一样,所传达的语言特征就不一样,都是艺术家的生命痕迹。尽管我要做一些雕塑或装置,但我始终最爱绘画,一直坚守绘画,在绘画的语境里找到一种跟时代吻合,更具挑战性的表现方法是我一直在摸索的问题。
  从早期的油画风景到现在的禽鸟系列,拉丝一般的笔痕是我作品的重要艺术语言,虽然我没有刻意寻找笔墨与油画技法的相互融合关系,现在的作品在表现方法上的确与国画中的笔墨有相通之处,比如我现在完成作品是不用白色颜料的,调色板上是没有白颜料,所有的油画颜料都是透明颜料,画面中的亮色部份全是画布的白底透出来的,这就和国画里的笔墨语言相似,笔墨上出现的枯湿浓淡是艺术家运用宣纸、毛笔和墨的特性所产生自然变化,绝不是用笔去做出、描出的效果,表现性的油画同样也应该是艺术家运用油画颜料与画布的特性自然流露出笔迹的变化。
  新视觉:是否可以理解您作品风格的第二次转变是由安静的油画风景到鱼禽题材?这种变化与您的心境、生活环境和经历有怎样的关系?
  您的作品应该经历长时间的品读才可发掘其中的深意,那么,什么缘故触发了你描绘水中的鱼群,还有受伤的飞禽这样的题材?
  孟涛:我画油画风景有近10年的时间,现在的转变不仅是在题材上的转变,在艺术观念上艺术态度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要具有独立的个人内心体验和原创意识才有价值,其中问题意识的强化以及对问题的思考批判,才是艺术家在当代文化情境中的立足之本,在我看来,一方面我们可能处在一个五彩斑澜、繁华似锦的好时代,处处都歌舞升平,欢歌笑语,经济高歌猛进,另一方面我们处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坏时代,处处是诱惑蔓延、腐败贪婪、伤害杀戮、拜金空虚、诚信危机、生态危机、能源危机,似乎繁华总是与危机并存,美丽总是与伤害同行。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艺术的力量难有作为,而作为艺术家个体,需要将自己在当下情景中的遭遇和内心体验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新视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传统文化中鱼禽类象征着欲望和富贵权利,作品似乎暗喻着人性的贪婪,您怎样看待?
  孟涛:的确,我所表现的禽鸟锦锂不仅仅只是一个动物层面的意义,实际上禽和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内在含义,禽是荣华富贵的形象符号,中国文化偏重用飞禽走兽来象征人们的地位、悲欢、理想和追求。明清两代的官服补子就可以了解到,文官均是禽鸟图案为补子,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飞雁……禽鸟在这里是权利富贵的象征,中国成语也有许多是与禽鱼相关,如鹏程万里,丹凤朝阳,池鱼堂燕,沉鱼落雁等。
  不管是禽鸟还是锦锂都有非常华丽的外表,羽翅翎毛光艳炫目,在这样艳光日射的情境下,我们许多人会迷失堕落,当今的时代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看到的是物质的繁华,这种繁华掩盖了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文化上、信仰上的追求,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一拜金之国,制度性缺陷与人性的贪婪,文化的缺失,道德的失落相互交织是深层原因。
  新视觉:您赋予了飞禽华美鲜亮的羽翼,而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的是哀怨的神情、破裂的伤口、挣扎的姿态,这种强烈的对比有怎样的隐喻?
  孟涛:画面的华丽视觉效果是我有意为之,只有华丽到惊艳的程度才会对后来的伤口破裂、血迹腐败所猛省,就象从桑拿房突然跳入冷水池,全身的感觉会让你刻骨铭心,这种感觉是触觉的由热到冷逆转,我的作品是追求视觉上的逆转,人的眼睛是可以被欺骗的,当你发现刚才看到的还是花团锦簇一片璀璨的景象,现在看清楚后又是肠肚暴裂、血飞四溅,这种逆转让人不知所措,是愉快还是伤痛,是美艳还是恶心,大脑难以作出判断。同一画面发生视觉的逆转正是我想要寻找的东西。
  新视觉:中国传统文化早已在创作中深入您的骨髓,对动物伤害的描摹与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孟涛:古代人对动物的喜爱远比今天人们喜爱宠物描狗更为奢侈,不管是人们的升迁作息还是吟诗作画,动物进入到人的精神层面,古人更喜欢祥禽瑞兽,比如仙鹤、锦鸡、锦鲤、孔雀等。
  我现在所表现的对动物的伤害也不仅是停留在环保这一层意义上,我想我的作品还不属于追求“天人合一”的一类,我是将自己所处在这样一个幸福与痛苦、繁华与堕落交织的时代体验用视觉方式表达出来,自然的和谐境界是我向往的,但现实的感受与理想的追求相差甚远。

2010.9.18于成都

(责任编辑:郭艳华)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