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拍卖行:走出地域束缚有多难
2013-09-03 09:21:05 王歌
尽管北京上海等地的大拍卖行日益壮大,给各地的中小拍卖行都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但西安长年以来形成的自己自足、封闭型的艺术市场环境,却给当地中小拍卖行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的。因为这里本土意识太过强大,反映在书画收藏拍卖市场上,本地藏家最青睐长安画派的作品,对其他书画则兴致不高。以至于为了追求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的作品,不仅在本土志在必得,而且许多藏家还跑遍全国的拍卖市场,一经发现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的作品,便不顾一切收入囊中。但这种透着淳厚、自爱的乡土气质,也使得这里的艺术市场显得狭隘和固步自封,放弃培育新生力量,也放弃其他种类的艺术追求,由此大大束缚了本地拍卖产业向纵深发展。与全国的艺术市场相比,西安几乎远离现代文明潮流,那些朝气蓬勃的当代艺术在这里没有一点生息。
显然有人意识到西安所有的拍卖行仅仅做“长安画派”是远远不够的!有西安业内人士介绍说,现今,本地拍卖业绩相对稳定的拍卖行约有四五家,这些拍卖行试图打破封闭性市场格局,正在酝酿突围策略。在如此生存环境下,究竟运用什么样的策略及经营模式来寻求突破?
北京华夏传承的前身是陕西盛世长安拍卖行。正是因为不满足与众多“乡里乡亲”在狭小空间里厮杀,后于2011年来北京注册成立“北京华夏传承拍卖有限公司”。从此,他们的活动半径大了,拍卖的范围也扩大不少,每年在北京、西安两地都举行数场次拍卖。时至今日,摆脱陕西地区巨大的局限,毅然成立华夏传承,迈步进驻北京一直被他们认为是正确的选择。华夏传承的总经理薛军龙分析说: “在陕西做拍卖一段时间后,发现区域性限制太大了。简单地说,全国的东西在西安没有人去购买,长安画派的东西又走不出去。着眼于未来,早早地摆脱区域性羁绊,我们在2009年-2010年就开始大量购进齐白石、张大千等一线名家的东西,对岭南画派、京津画派我们也广泛涉猎。我们曾辗转上海、深圳。这让我们意识到,艺术品市场最终最好的平台还是在北京,于是我们的公司又北上北京。当然在北京拍的同时我们也没忘记我们的基础,西安这个地方不能放弃。”在薛军龙看来,在西安一时半会是突破不了“长安画派”的巨大牵制力量,而倘若拍卖行长期只经营一家画派,路子只能越走越窄,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跨出去是必须的。
在陕西,到目前为止虽然真正移师北京举行拍卖的只有华夏传承一家,但其它拍卖行也在拓宽业务范围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秦宝斋是陕西最早的一家拍卖行,这个名号在西安已经有二十年了。与华夏传承的对外扩张相比,秦宝斋显得更为扎实。秦宝斋的生意是从画廊起步的,画廊除了自身书画的买卖也兼做艺术家的展览和包装宣传。拍卖业务从2000年开始,无论市场好坏一直没有间断过,这对于一家地域性的中小拍卖行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其业务总经理李育斌对市场观察了许久,他认为:“拍了这么多年,也意识到陕西的辐射面太窄,所以现在很多的拍卖行都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引进全国性名家的作品。”“对于秦宝斋而言,我们每一季大约60-70的作品是西安的名家,这是要保证销售,满足市场供需,而另外的30%则是会选择性的引进全国性名家的作品,等于是在陕西做一个试水。”
其他的一些新起的拍卖行,如天龙拍卖,因为不是传统型的由画商转型做的拍卖而是由资产介入的,所以一入市场视野就相对宽泛,并没有把目标锁死在长安画派上,甚至试图引进西方艺术中的水彩、油画等。虽然目前西安的艺术市场还是相对传统和封闭,但是多家拍卖行在尝试推广方面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陕文投书画交易中心的总经理王媛告诉记者,“近几年有明显的感触,陕西人也开始收藏全国性的名家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一代兴起之后,现当代艺术在陕西应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