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当代绘画作品最能保值?——刘野篇
2013-09-03 09:20:35 向阳
目前价格:★★★★★
市场潜力:★★★★☆
装 饰 性:★★★★★
收藏热度:★★★★★
文化价值:★★★★☆
齐白石知道蒙德里安
2004-2007年左右,油画在中国出现了畸形火爆的状态,也致使一大批人从事“艺术行业”,这个时期可以称之为“泡沫时期”或者“高烧期”。08年奥运会之后,艺术的泡沫状渐渐缩小、“高烧”也骤然退却。其主要的原因是国外“势力”的集中涌入,使得积郁已久的“艺术行业”趁机捞钱,但是,随着泡沫不断地大量减少甚至消失,艺术界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抽空状态”,其原因又是外国藏家势力们的“釜底抽薪”。
事物的成败由外因内因共同作用,而其中内因起根本作用。国外藏家的“釜底抽薪”便是这个外因,最终决定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泡沫粉碎、高烧转冰冻的原因还是内因,即,一些“纯国货”艺术家们如山寨生产商一样,无良的制造出大批的山寨作品来。可以说,这些艺术家们生产出来的商品甚至不如深圳大芬村的纯商品画有价值。与之同谋的恶意炒作者也是其助推器之一,他们在金钱的诱惑下完全趟过了所有底线。这环环相扣的骗局就注定了这必定是一场虚假的炒作把戏。
最后的巴洛克
那么,艺术彻底崩溃了吗?其实,它一直是在随着自己内在的规律去发展,可以说始终未曾改变。什么样的当代绘画作品是好作品?什么样的当代绘画作品能保值?这其实又回归了一个最原始的问题,即,基础问题。那么,这个基础是什么呢?一是画家过硬的绘画功力但不卖弄功力;二是画家独具个性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抄袭;三是从一而终的坚持画家的艺术理想而不是投机;我想,符合了这三个条件,便可称之为画家。至于,市场是否认可,这一方面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取决于画家自身对艺术的敏感度以及运气。成功的艺术家,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BBG
今天介绍的艺术家刘野便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各方条件都非常吻合的画家。刘野出生于60年代,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是明星级的人物,这不必多言,他的成功便是这些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从图像上来说,60后艺术家却借用卡通形式的图示,这本是就是一个逆向的思维方式。加上其对大师蒙德里安作品的深入研习,将二维的平面冠以三维的空间感,这本是非常聪明的做法,最后形成了极具个性的图像形式。实际上,刘野并未卖弄图像,对他来说,图像仅仅是他艺术敏感度的某种呈现。就如他的作品,如果仅仅通过电脑观看,那确实得到的仅仅是一张图片。实际上,刘野的作品需要看原作,因为他在绘画的表现上有着超于常人的惊人能力。很多投机的人也学刘野,但无一例外都是很肤浅的做了图示上的抄袭,对刘野惊人的绘画天赋并不理解。因此,刘野的作品是具有某种天赋在内的,值得艺术史记录下来。
雅昌艺术市场检测中心统计刘野作品拍卖数据
什么样的当代绘画作品能保值的问题在此也就明晰起来了。刘野的绘画作品很难用什么风格的标签来形容,在拍卖场上的表现说明了一切问题。07年在香港苏富比《最后的巴洛克》以10743500的高价拍出,《沉船》以704万港币成交,远高出估价的数倍;08年在香港苏富比《无题》以12980000港币的高价拍出;10年又是在香港苏富比,他1995年的作品《金光大道》以19140000的高价再平纪录;刘野作品《齐白石知道蒙德里安》于同年在北京保利上拍出了惊人的29120000人民币,价格逼近三千万。细数刘野的拍卖纪录,拍卖过千万的有11次(来源于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之多的,作品的市场表现叹为观止。在艺术市场极寒的08年后,刘野的作品却一路扶摇直上,至2010年,在很多大牌作品都流拍、成倍的落价的情况下,刘野创造了他的奇迹,以每平米830多万人民币的价格创造了他作品均价的最高纪录。成为拍场上的神话,也验证了他绘画之路的存在价值。
(责任编辑:秦德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