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西安拍卖市场:突破一二级市场边界

2013-09-03 09:23:04 王歌

  尽管北京上海等地的大拍卖行日益壮大,给各地的中小拍卖行都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但西安长年以来形成的自己自足、封闭型的艺术市场环境,却给当地中小拍卖行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的。因为这里本土意识太过强大,反映在书画收藏拍卖市场上,本地藏家最青睐长安画派的作品,对其他书画则兴致不高。以至于为了追求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的作品,不仅在本土志在必得,而且许多藏家还跑遍全国的拍卖市场,一经发现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的作品,便不顾一切收入囊中。但这种透着淳厚、自爱的乡土气质,也使得这里的艺术市场显得狭隘和固步自封,放弃培育新生力量,也放弃其他种类的艺术追求,由此大大束缚了本地拍卖产业向纵深发展。与全国的艺术市场相比,西安几乎远离现代文明潮流,那些朝气蓬勃的当代艺术在这里没有一点生息。

  显然有人意识到西安所有的拍卖行仅仅做“长安画派”是远远不够的!有西安业内人士介绍说,现今,本地拍卖业绩相对稳定的拍卖行约有四五家,这些拍卖行试图打破封闭性市场格局,正在酝酿突围策略。在如此生存环境下,究竟运用什么样的策略及经营模式来寻求突破?

  曾经在业内引发过很大的争议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二级市场(拍卖行)在承担一级市场(画廊)的角色。例如发掘新兴艺术家,包装艺术家等等。这些举动被指扰乱市场规范化运作。但当记者走访二线城市的拍卖行时,发现这些中小拍卖行若想生存,老老实实的做拍卖是远远不够的,渗入一级市场也是形势所迫。

  对于西安这个地区而言,虽然有大大小小的众多画廊,并汇聚成三个相对集中的画廊区域。但这些个“画廊”全是要加引号的,其实说它们是画店也许更贴切,因为在这里,画廊的代理制度是根本不存在的。据悉当地的很多艺术家也是直接在家卖画的。对于一些老字号的拍卖行,多定位在名家精品上,可能直接从画商或者是藏家手里征集。而相对于一些新兴的,或者刚介入艺术市场不久的拍卖行,在这方面自然缺少相应资源优势。定位也就放到了中低端市场。天龙拍卖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据天龙拍卖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祁志峰介绍,天龙拍卖的很多作品,直接来自艺术家本人。看似属于不合规矩的做法,却有效的维护了拍卖行的运转。“与艺术家直接合作,有两个优势:第一省却了中间的流通环节,避免假东西进入;第二从拍卖行的角度来说,现在中青年画家的资源比较多,大师毕竟还是少数。这样能够保证拍品的供给。艺术家现在也在逐渐认可这种模式。” 而天龙拍卖的实验结果也还是非常理想的,多次拍卖作品流拍率极低,个别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居然能有十多万的成交价。

  具体到操作细节,祁志峰说:“定价权的问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许多中青年艺术家对市场比较盲目,最终定价往往是双方商定的结果。我们根据市场的行情与艺术家共同商量,提供一个建议价与其磋商。”除了拍卖,为了能够培养中青年艺术家的市场,天龙拍卖还做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推广。“例如,我们公司去年在延安承办了一次大型的公益活动,在全国也很有影响,省委统战部、延安市委市政府主办,包括省美协,中国国家画院担任美术和学术指导。这样的活动还前往西安、香港、澳门进行了巡展。活动中我们推出了一百名画家,他们呈现的作品得到更多的认知和认可。这仅仅是我们所做的众多市场培育工作中的一部分。”祁志峰告诉记者,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市场服务,就吸引了更多的艺术家与天龙进行合作。当然,选择是双向的。天龙拍卖自身也有一套专家、顾问团队以筛选出潜力较大的艺术家。

  纵观整个陕西以及西安的艺术市场,相较一线城市北京、上海还是要滞后不少,当地虽有大量的优质艺术资源,却过于封闭,急需正确的市场导向。而拍卖行作为一个公共平台,自然而然地承担了这一社会责任。值得欣慰的是,无论是西安的拍卖行还是其他艺术机构,包括画商,都在有意识地与全国甚至是世界的艺术市场的惯常做法接轨。西安从封闭型市场走出来,或许还有待时日,但前景可期。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