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代序三)林祥雄画展前言

2013-09-11 16:23:58 马烽

  新加坡侨胞林祥雄先生,少小去国,一生坎坷,但靠艰苦不屈、坚忍不拔的生活奋斗与事业奋斗,由一个流浪孤儿,成长为一位著名画家,同时又是作家和实业家,令人钦敬。

  我对美术是门外汉,过去,和林先生又素昧平生。这次画展,是他首次在自己祖国举办的个人画展。展前,他托人转告我,要我对他的画展先说几句话,大概并不是因为我能否对他的美术作品进行中肯评介的原因。恐怕同如下原因有关:作为画家,同时也作为作家,他期望通过我而加强同祖国内地文艺家的互相沟通与了解,此其一;其二,无论为画为文,林先生都是在繁忙商务活动之余进行的,而其近几年来的商务活动又都是以一颗热忱爱国之心,期望为祖国繁荣振兴能有所奉献而进行的,并且对我的家乡——山西省的经济振兴着力更大一点。如他所说,甚至认我为“老乡”(其实他的籍贯是广东)。其三,也许又如他所说,他在文艺观上赞同我的许多观点。鉴于上述原因,我虽受之有难,但却之又不恭,何况我读了他的一些美术与文字作品,以及有关他本人的一些文字材料后,也对他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那民族自爱自信自尊之心,更产生了一种血浓于水的亲切感呢?因而也就勉为其难,要践约说几句话了。

  阅赏林先生这次展出的中国画作品,作为美术门外汉,我有如下几点突出印象:

  一是他作品的民族“根”性。他的中国画作品,从布局与内容以及技法上看,已不是那种传统的“国粹”,但那气质、气派、气韵,以及作品本身透射的那种“文以载道”创作思想,依然是中华民族性的。这在一位浪迹海外、长期生活在西方或西化社会中的画家身上,能做如此努力与坚持,不忘民族之根并扎稳民族之根,实在难能可贵。这对我们国内文艺工作者,也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二是他作品的现实“贴”性。这里所谓“贴”,是贴近生活之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是他的中国画作品一个突出特色。画家利用国画这种艺术形式,表现的都是当代社会与生活的全新内容。同时,这种贴近性又不是自然地描摹生活,而是洋溢着一种历史的审视与批判意识,洋溢着一种艺术家对社会对生活负责任的良知与良心,洋溢一种理想主义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假丑恶的鞭挞,洋溢一种对民众的深挚爱心。令人感动。

  三是他作品的革创“新”性。新,以我看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上,引现代生活内容入画图,如我前面所述,此处不赘。二是技法上,把写意与写实有机结合,实中有意,意中有实;运色上更是大胆匠心独运,冷峻的主题与题材,竟施以大涂大抹的暖色,既给人一种新鲜新奇感,也透露出一种“化腐腐朽为神奇”的理想与信心力量,即使批判意识也显得热情奔放而充满希望;同时还吸收并改造西洋某些表达手法,令他的中国画,既立足传统基础,又表现了时代的崭新风韵。

  四是他作品的感染“力”性。我在赏读林先生中国画作品时,常常产生一种“动力”之感,我想这是他作品的感染力在起作用。但我又想,这种“力心”究竟在何处?想来想去,觉得如前面三点所谈到的火炽而深厚的民族性气质、正确而深邃的思想性显示、新鲜而高超的艺术性表达,可称为三大力源。但又一想,实际上归根结蒂在一点,即画家本人的人格力量。文学作品也好,美术作品也好,要能动人心魄、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就因为那是作家与画家的人格力量的艺术性表达。这种人格力量,是艺术家的一种综合素质力量,其主要组成部分是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的强烈与正确,认识生活的深刻与广泛,艺术造诣的高超与深厚等。我以为林先生正在具备着这种力量。

  以上说的都是好话,但毫不讳言,我赏读这次画展作品时,也产生过一些别样之感,比如有些画虽表现强烈“人格化”情绪,但作者画人物却极少,即使有,其人物情绪的表达远不及人格化的鸡、雀、树等有味;有些画的思想性过于直露,而艺术性表达不力;有些画的技法运用,对我来说难以作适应性欣赏等等。这种感触,可能是片面的,因为我同林先生虽是民族同胞,但毕竟生长在不同生活与文化背景中。但我也敢肯定,林先生必定还有他走向更成熟的长远而光辉的道路。美术家和作家不太一样,是越老越“老当益壮”,而林先生尚年轻,才45岁。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纯属门外文谈,权当引玉之砖。预祝祥雄先生画展成功!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马烽

1990年7月18日于北京

  马烽简介

  马烽(1922--),原名马书铭,山西孝义人。少年时家庭贫困,依靠奖学金在县立高小就读。1937年冬,因日寇入侵而辍学。次年,参加抗日游击队任战士、班长、宣传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赴延安部队艺术学校,开始接触新文学作品及外国文学名著。1942年9月16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处女作《第一次侦察》。

  1944年以后,曾任《晋绥大众报》编辑、《抗战日报》副刊编辑、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致力于文学通俗化、大众化、,整理发表了不少民间传说和故事。

  1945年春,与西戎合作,以晋绥边区第四界群英会上的典型人物和事迹素材,创作了章回体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颇受群众喜爱,得到很多赞誉。1947年参加土改后调任晋绥出版社总编辑。1949年,参加首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51年参加筹办中央文学研究所,在所内一面工作,一面学习。1954年,与西戎再次合作,创作电影文学剧本《扑不灭的火焰》。1956年以后,除担任山西省文联和作协领导工作外,大部分时间在农村深入生活,并兼任汾阳县委书记。得到广泛好评的短篇小说《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以及优秀电影文学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1964年,还发表了长篇传记小说《刘胡兰传》。

  1976年后,曾参加党的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以新的创作热情,发表了一批短篇小说。其中《结婚现场会》曾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近年来与孙谦合写多部电影剧本。《泪痕》、《咱们的退伍兵》两部影片获文化部优秀电影奖和百花奖。

  曾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房学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