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拍卖只剩下区位优势?
2013-09-13 18:07:29 王林娇
作为中型城市的河南郑州,虽然在拍卖总成交额上比不上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但是其书画市场的活跃度是任何一家省级城市所不能比拟的,按照河南25家艺术品拍卖公司的经营情况,每周末在河南就会有一场艺术品拍卖会,而且拍品的种类从岭南画派到长安画派,再到市场的硬通货,都能看得到。从买家群体上而言,北方和南方的买家都存在,并且所占比例比较大,甚至一场拍卖会80%的买家都来自于外省,这呈现出来的局面是没有地域特点的限制。从拍品的种类来讲,书法和当代字画更是占据重要的拍场比例,在好字不如烂画的拍卖市场中,从未有过任何一家拍卖公司的书法专场能够取得满堂彩。
虽然缺乏了艺术创作的根基,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河南拍卖场的地域性的局限,而中国当代字画的一线名家几乎都到河南走穴展览过,何家英最早的拍卖纪录是诞生在河南拍场上,一副不到一平尺的工笔人物的成交价高达70万元。书法作品的拍卖在河南更是成为了争夺的焦点,河南鸿远拍卖董事长张传文认为,中国的甲骨文起源于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也在安阳,从河南整体上来讲,书法创作的队伍很大,相对的来讲收藏群体的基础比较好,在研究书法艺术上也是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书法作品在河南拍场上的流通度比较高。
能够保证河南拍场活跃度高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河南地处中原的区位优势,尤其是处在南北东西交通的重要位置,从郑州到拍卖密集的北京和上海只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这在任何一个省份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的航空港和高速公路以及铁路中转中心的优势,给河南拍场带来了更多的买家资源,同时张传文也表示,这也给河南买家的外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所以对于河南拍卖行而言,如何运用区位优势取胜,是需要考虑的。在谈到河南拍卖的优势和劣势时,张传文表示河南拍卖最大的优势在于包容性和区位优势,而最大的劣势也在河南拍卖场上的重量级拍品太少,不足以吸引超级买家的介入。
河南省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胡聚堂认为,河南的区位优势是现在拍卖中的重要优势,可以说是在缺乏创作的情况下,最应该多多利用的优势,他表示中原的包容性、多元文化,在艺术品市场上也得到了分明的体现。商家、玩家都从外面买,本土艺术家带不来效益,就投资外地的,倒也顺理成章。于是在河南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家、画家都找到自己的市场,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藏家,来淘自己关注的藏品。在中原这个地域,艺术品市场没有地域性。而中原地理位置的便利,也延伸到艺术品市场,使区位优势得到了突出的体现。
“河南鸿远拍卖每年的图录印刷量是最多的,每期会有五千套的印刷量,其中省内的招商只达到了10%,90%的图录印刷就发送到外省的藏家手中”,张传文就河南鸿远拍卖的客户群体说到,据河南鸿远拍卖的具体情况来看,每期到拍卖现场的河南本土买家所占比例也就是15%左右,其他的买家也都是来自北京、天津,包括东北、广东、广西、西北地区,还有江浙沪,山东、安徽、湖南、湖北,客人的涵盖面是比较宽的,包括四川的客户都有批量的客户来参加拍卖会。
如果说仅仅把河南的区位优势当成吸引外地买家的筹码,那河南的区位优势并没有发挥其最大功效。另外在缺乏本土创作的河南,并不缺乏优秀的拍品资源,那么如何把这两者资源相结合,就成为了河南拍卖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河南永和拍卖掌门人皮伟表示山东青州应该成为河南书画市场发展的标本,即把河南作为中国书画的集散地,再加入河南收藏资金的注入,拍卖公司和画廊强强联合,从外省买入重量级的藏品,这样的一种集合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内的书画集散地模式,应该说是对于河南区位优势的最大化利用,河南周口就成为这样的个案。
河南周口的书画产业最早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画家写生,在那个年代,可以说几乎每天都有艺术家来周口‘走穴’。当时画家作画,出售价格极为低廉,平均每幅画只有800元,甚至请画家吃顿饭就能求一幅画。有些饭店老板把艺术家的食宿问题解决了,艺术家临走时就留了很多作品。十几年后,当时几百块一张的作品动辄过万元,现在河南拍卖市场流通的很多字画,都是那个年代周口人以低价买进的。书画的高速增长使得一些本身喜爱收藏的人士发现了其中的经济利益,开始投身到书画收藏的买卖中,从此之后周口就出现了拍卖公司、书画交易市场等产业链条。河南拍卖行业的龙头企业,河南金帝拍卖行就是起源于周口,时至今日,拍卖举办地也转移到郑州这个区位优势更明显的城市。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