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筵设戏”苏锐个展:新工笔的当代面貌
2013-09-22 10:50:55 未知
2013年9月21日下午4点,“苏筵设戏”2013年苏锐个展于798艺术区在3画廊开幕。苏锐于2003年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毕业。他笔下的猴子、那蝙蝠倒挂的"无题"、"花和鸟"、"胭脂",从历史走来的平淡无奇的世俗领悟,倒给当代社会晕染上神秘的感知。策展人棉布认为:看苏锐的展览,堪称是一场华丽的旅行,是那种东方的氛围,一颗年轻的心陪伴着尘世,让我们真真的感受到"诗意的栖居"。画面里云里雾里的华服里面隐藏着苏锐的心和他的愿望,他只想沉静的画画,把他所想所愿的带给这个总被谴责的世道,他的策略是美妙的画面让世界好起来。
展览开幕后,清华大学美术史系教授陈岸瑛,著名当代艺术学者杭春晓,著名批评家、策展人、理论家高明潞与二十多位新工笔资深藏家进行关于新工笔在中国大陆发展及演变的学术交流活动。
传统工笔画因处于当代艺术的语境被逐步的边缘化,而“新工笔”是近年来被逐渐重视的艺术现象,它作为中西方文化不断深入交流的产物,重新构架了中国工笔画的形式语言,使独具中国特色的绘画语言在当下的社会意境有了新的意义。苏锐的艺术探索用独特的角度诠释了这一主题。
“新工笔”绝不是简单地挪用西方绘画的技法或用中国传统的技法表达当下的观念及话语。苏锐对于传统性与现代性,东方与西方所谓的精华与糟粕进行了严格的考察,取舍与融合在他的作品中被充分的体现,你可以在现代语境中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精髓—“写意性”。
“新工笔”更容易进入传统的反思与怀疑,在语言,价值及理念的层面,也会因此不断的深入和创新。所谓“新”究竟如何“新”也正是艺术家苏锐在不断思考及呈现的。
这次展览苏锐准备了一年之久,因为工笔创作是慢的艺术,但苏锐也希望将工笔和水墨小品融合一下,让工笔变得轻松一点,工笔和水墨互相调和,让艺术家在漫长的创作中保持理想的节奏。但苏锐对绘画的个人感受要求极高,即使花费两个月完成的作品,如果感觉心里不顺畅,也毫不犹豫地毁掉,因此本次展览呈现出的作品全是近年的精品。
苏锐作品里的形象都是拟人的,虽然是用工笔这种传统的绘画形式,但作品所呈现的却是当代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诉求。对于苏锐来说,绘画就是日常生活,他不喜欢刻意去想要表达什么,就是随着自己对当下的感受去画,艺术就是内心所想的自然流露。
(责任编辑:孟玉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