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达达:佳士得上海能否再现纽约辉煌?
2013-09-27 10:56:01 孔达达
尽管佳士得全球CEO墨菲在上海一再强调,9月26日晚举办的佳士得上海首拍的意义,堪比1977年佳士得纽约首拍。但是无论是从对本地市场趋势判断的精准度,还是对本地藏家的掌控力来看,佳士得本场拍卖的呈现似乎有些缺乏新意,本土化的渗透尚待完善,可能因筹备时间不够充分,针对本土化的重量级拍品不多,何去何从,佳士得还未真正亮剑。
上拍的42件作品,既有精选的风格各异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如刘野、罗中立、曾梵志、隋建国等,亦有代表性的现当代西方艺术家作品如毕加索、莫兰迪、考尔德和沃霍等,连印尼艺术家Masriadi亦在其内,珠宝首饰、名表、甚至现代设计类作品也有出现。在拍卖中国文物受限制的情况下,卖家对中国藏家的偏好似乎并没有明确的判断和把握,或者说不想过早地下结论,与其将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如全面呈现各门类的艺术精品,以一种中国市场所缺失的国际化形象亮相似乎更加稳妥。
首拍预展现场不是很清晰地隔出了几个临时展区,除上海首拍的42件拍品外,亦包括了展品来自香港和纽约秋拍代表作品,而门类更是涵盖了中国书画、中西方现当代艺术品、珠宝、红酒、甚至是法贝热精品,但是不仔细观察会难以辨别展品来源。整个区域最明显的标识是私洽交易区,展品全部由西方艺术品构成,仅开放三天,于上海首拍夜场拍卖前关闭。很难想象能够在短短的三天内,可以与对西方艺术品相对陌生的中国买家达成现场交易,而佳士得也表示私洽交易将在香港成交,所以在上海的现场更多只是一种展示功能。
预展三天每天都安排了有关艺术品市场和收藏的讲座,在私洽交易区,也有组织地为一些藏家团对现场展品进行讲解。可见首拍的亮相,除了为佳士得集团的各个业务分类和拍品门类做一个整体展示外,还注重对中国藏家的引导和培育。佳士得用一种直观的方式为中国藏家展示,什么是被国际市场和国际买家所认可的艺术品,引导中国藏家以更国际化的眼光和思维去购买和收藏。
佳士得本土化的工作似乎还不够细致,在翻译艺术家名字的时候仍然采用港台译法,如将Picasso译为毕卡索,大陆通常为毕加索;Leger译为雷杰,而大陆则通常译为莱热;Warhol译为沃荷,而内地通常是沃霍尔……这使本来对西方艺术品就缺乏认识的中国藏家更觉陌生。
1977年纽约佳士得首拍曾大获成功,而真正使佳士得名扬美国的则是1980年亨利福特二世藏品专场拍卖,拍出了10件当时最重要的印象派和现代艺术作品,包括布丹、马奈、塞尚和雷诺阿等。至1983年,纽约拍卖的总销售额已超过伦敦,当年的美国重要藏家Betty Parsons藏品专场拍卖亦轰动一时,共上拍77件作品,以活跃在美国市场的现当代艺术家为主,其中既包括了时至今日耳熟能详的一些代表性美国艺术家如波洛克、德库宁、纽曼、罗斯科等,也有一些现今交易不频繁的艺术家如Jim Dine、Enrico Donati、Lee Bontecou等。拍品无一例外都是出自于美国本土,或是生活在纽约的欧洲艺术家。
佳士得在纽约的成功是建立在对当地和国际买家的深入了解之上,虽然通过永乐拍卖,佳士得也积累了部分的中国市场经验,但是因为很大一部分中国藏家尚未形成明确的收藏观和审美偏好,所以中国市场的不可预测性要远高于欧美成熟市场。无论苏富比还是佳士得在中国市场似乎也还在投石问路阶段,本地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匮乏,也增加了国际拍卖行在短期内大规模扩张的难度。受关税及文物拍卖法的限制,国际拍卖行在中国本土的发展仍然受阻。再现纽约辉煌的前提也必然离不开良好的竞争环境,对中国本土藏家心理的深入洞悉和引导力,成功之路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