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力:佳士得上海首拍——艺术与市场的悖论
2013-09-28 10:54:20 皮力
昨天佳士得在中国拍卖结果不错。微信中的朋友开始变得很兴奋了。其中有朋友说,你是大策展人,还有那些年轻的艺术家值得关注。可惜,我现在的工作很难让我做这样的建议。但是作为一个美术馆的策展人,我想朋友分享我们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特别是伴随着我对美术馆的收藏有所了解,也许有些经验值得大家思考。我谈的不是市场而是在目前当代艺术景观中学术和市场的悖论关系。
在目前的国际社会文化交流中,“中国当代艺术不是孤岛,但也是个孤岛”。 不是孤岛是说,很多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收藏家同时也收藏别的国家的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认定是一个全球学术、市场合力而不是中国人自己认定就可以的结果;中国学术机构相对市场总量特别薄弱。而中国当代艺术是个孤岛,是说中国当代艺术价格的特殊性。总的说来,艺术家特别是年轻艺术家价格偏高。这个价格和国际艺术市场的年轻艺术家价格非常严重(不只是严重)的形成反差。我没有思考过中国艺术价格高的原因,这或许是个课题。但是我的直观反应,个中原因并非是我们爱艺术的人更多,而是中国安全投资渠道偏少。
所以简单说,中国当代艺术“在学术上不是个孤岛,在价格上却是个孤岛”的落差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其中最显著的是,当艺术家的价格越往上走,严肃的学术机构在展览上就会越谨慎,学术机构和学术策展人,潜意识里觉得越是市场叫好的,越不在意。70年代以前,学术一直在市场前面的,而70年代以后,至少学术和之间的先后顺序没有那么大了。而在收藏上一则是因为价格捉襟见肘,二是不敢再冒险。说白了,从程序上说,中国艺术家高价格会让很多学术机构真的望而却步,而价格急剧升高的速度,又会让学术机构更觉得是冒险,特别在中国艺术市场价格机制不透明并有诚信危机的情况下。在这个窘境下,学术机构的基本思路是“我们让收藏家去冒险吧”,将来等他们捐给我。这也解释了很多时候,最后的收藏其实是私人收藏家建立的,而不是公共艺术机构,后者的公共身份,使其不能冒险追高。而一旦这些作品价格下跌,对于有些收藏家来说捐赠或许是最好的出路,而博物馆正好也因为当时没买而需要它。
当然,也有情况,这些价格一路高涨,而学术机构因为预算问题,要么等待捐赠,而且偶尔会有意无意用学术上的怠慢来掩饰当年的错过。作为策展人,一个中国的策展人,我经历的很多时候,因为价格高,很多很好的艺术家(特别是画家)被国际严肃的学术机构当作了商业性的艺术家而不被考虑。而且,就像有人挖苦的那样,“策划人喜欢穷艺术家,因为这些能激起他的母性”。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这次佳士得的中的某些价格对于艺术家的长远发展来看,不是个好事。国际学术机构和策展人往往又会找更年轻的艺术家,然后推到一半,中国市场开始进来,然后学术机构再找更年轻的艺术家,甚至去别的文化区域去找艺术家。中国艺术家高价直接导致博物馆在考虑收藏时,转向别的不是很贵但是更吸引人的地区。
说到这里,意思就很明显了:年轻艺术家,往往是最需要学术认可的群体,其价格高是因为幸运,而巩固这种幸运的只能是学术机构展览和收藏。可是往往是,中国年轻艺术家的价格一旦高了,就开始以火箭速度高,高到学术机构来不及反应;再高到一个时候,就没法反应;最后高到最高,学术机构也就不愿意反应。而这三个冲程,往往就是十年时间,而这十年左右,必然会有个各种形态大小的经济危机,每当这种危机到来的时候,这些高价但是没有学术机构通过收藏和背书的高价艺术家必然成为泡沫。
回到开头的问题,找到几个最有希望艺术家不难,但是难的是我们不知道他们能走多远。不要简单的把这个问题用来指责年轻家拜金。因为几个高的动因还有收藏家、画廊、拍卖公司,只有价格高才能让这些机构存活下来。在成熟的环境下,如果只谈制度不谈人性的话,除了上述商业机构以后,还应该有严肃的传媒、批评家、策展人和机构。假设艺术家在中间,学术和商业合力让艺术家获得一种平衡。它会让艺术家在卖得不好的时候,也不会羞愧,也不会饿死。因为有机构和基金会去认可和支持他。而中国的问题是后面的这些选项完全不起作用。所以艺术家只能用市场来养活和衡量自己。因此这个背景下指责艺术家拜金其实不公平。我见过有定力的艺术家,但是在这个环境下只是谁先投降,谁后投降的问题。因为敌人太强大,而后援又不知道在那里,怎么能不投降了。
中国的问题就是这样,每个人都知道问题所在,但谁也拿不出方案来。但是说出来还是好的,供大家警惕。能多挺几天就多挺几天吧。而我们这些学术人,也应该更洁身自爱,更积极的寻找策略,让同仁不再孤单。(本文来自皮力个人微信朋友圈分享)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