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诗人杨键水墨作品展 探寻道之容颜

2013-09-29 14:27:04 未知

  道之容颜——杨键水墨作品展于2013年9月28号下午4时在今日美术馆的2号展馆开幕。展出杨键五个系列的近百幅作品。开幕式上诗人多多、艺术家陈丹青、策展人夏可君、出品人张维等参加开幕式。开幕式上诗人黑天一羽还即兴表演了诗歌吟诵,如洪钟般的音色让人赞叹。据悉,该展展期至10月9日。

  开幕式上,著名艺术家陈丹青告诉大家,他已经在开幕前一天来到展场,仔细看过了每一张画并给艺术家提出了绘画方面的建议。他说,杨键最让职业艺术家们值得学习的,就是他身上那种对绘画的新鲜感、激情。

  诗人杨键的水墨创作让我们重新看到了道之容颜,那经过更化的不老的诗意容颜。第一个《足音系列》让我们再次倾听到了山水画消逝的余音,当代水墨不再可能按照传统程式化方式操作,自然之道仅仅留下痕迹,杨键由此重建了一个虚化的回声空间,让荒古的记忆可以再次被倾听到,以此余音重构主体的自身触感,那一双双看似迁客的鞋印,其实乃是空谷之余音的投影,传达了一个现代孤独个体对道的苦苦寻觅。第二个《苦山水》系列则接续晚明四僧面对残山剩水的苦境,把个体生命的苦涩带入水墨,尤其是八大山人晚年的山水画,以枯寒消解生命苦楚,但杨键更为彻底面对了中国二十世纪现代化的灾难与生命的痛苦,以纠结线条艰难生长的形式语言,穿越浓重的黑暗,体现出个体生命线的坚韧与执着。随后的《荒寒系列》第三个系列则是进一步回到传统自我更新与心性净化的雪景与荒寒的意境,以一片苦寒与冰寒净化我们被暴力浸染的心灵,也是重新激活冷记忆,让遗忘遗忘自身之际有着重新开始的可能性,并且在苦寒之中带入一片洁白的光感,弥补气感的不足,个体的寻觅开始寻找到可能的出路。因此,接下来的《黑山水》第四个系列则在黑白的强烈对比中,带有光感的白方块展开为音乐的切分节奏,似乎这个文化古老的妙音重新回响起来,画面上苦涩的线条发出歌咏的旋律,形成了一种默化的自然性,来调节时代的暴力。第五个系列《24屏》,既是回应传统二十四诗品的审美体系,也是展现“诗行”之为“条屏”的遮幅观看展现方式,一条条画卷也是一行行诗句,杨键以这种独特的视觉感知方式重构丰富的颜色体系,在水墨与中国色之间,调节出现代性的色调与转调的多样性,繁密的画面呈现出色泽的生机变化,把传统细腻的品读方式与西方视觉的色差变化结合起来,诗意的旋律在画面上歌咏。杨键的水墨作品带给我们一种新的文人美学风格,也展现出诗人精神性寻求的过程。

  杨键首先是一个诗人,然而在七八年前,他拿起画笔,抽象而自然的绘画语言跃然纸上。但在此之前,杨键一直喜欢并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因此他选择水墨,并从古代文人的精神中传承衣钵。诗和艺术在杨键眼里,是水乳交融,自然一体的,因此他也不认为自己是跨界,他每天可以画画,也可以写诗,这本来就是一体的。“所谓诗画同源”,杨键说,“中国文人画是由诗人王维建立起来的,王维的诗人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修养造就了他被尊为文人画的鼻祖”。杨键在绘画中传达出丰富的情感,但最重要的,他想通过绘画探寻的是“道的容颜”。

  策展人夏可君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提到“江南文化的复兴”,他认为,从清代以来我们都是北方文化为主,但从杨键作品可以看到他从江南文化出发,重建中国文人文化的精神,但这种精神又与现代性的苦难有关。比如杨键的画,“道之容颜”中所透露出的苦涩,是一个个体苦涩的现代性符号,而通过艺术来救治这种状况。夏可君为杨键作品所撰写的评论有4万字之多,对此他觉得杨键作品的可阐释度很高,其中蕴含多维度的思想探讨,这与夏可君自身对艺术、对社会的反思不谋而合。

  诗人作画可以把汉语中强大的感受力带入的绘画中,这与科班出身的艺术家强调技术、绘画语言等的情况相比,诗人画家的作品中表现出更大的向前走的动力,探索和挣扎。夏可君把杨键的绘画方式看做是“抽象的自然化”。

  一个当代艺术家必须懂当代诗歌,就像历代优秀的艺术家都必须懂时代文学一样,文学艺术和文化思潮一脉相承,夏可君呼吁我们要重新建立这个文脉。

  另外,在展览开幕之前的两场研讨会上,中国最优秀的诗人们和艺术家们济济一堂,对杨键花费十二年心血所作之长诗《哭庙》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剖析,也对他的绘画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

(责任编辑:孟玉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