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新星星艺术节揭幕 大奖空缺的遗憾与等待
2013-10-02 02:20:07 徐婉娟
第四届新星星艺术节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2013年10月1日晚,第四届新星星艺术节(以下简称“新星星”)在广州举行颁奖典礼上公布了本届获奖名单。本届新星星从6月发出征集公告后共征集到1200多组作品参加,四大分区16为初审经过严格评选后共选出100位入围参赛者。再由邓箭今、何多苓、吕澎、刘家琨、汪建伟、叶永青、展望7位终审评委从100位入围艺术家中,投票评选出了7位获奖者。
获得由网络公众投票的“空行客最受公众欢迎奖”为郑钰;获得“嘉源海年度实验奖”为和丽斌,获得“1912年度新人奖”为雷巧武、翟轩弘、李娜、张增增、黄颖。而今年的“艺术场大奖”与第二届一样,依旧为空缺。
新星星艺术节创办人曾琼女士,在颁奖典礼上表示:在本届新星星的参展艺术家和作品中,我们很欣喜的看到整体水平比往年都要高,但评委都一致认为今年没有让人“惊喜”的作品出现,大奖的空缺既是遗憾,也是充满希望的等待,我们期待下一届能出现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
奖项设置有所变化
今年新星星在奖项设置上,一改以往三届按照艺术门类评选的“年度雕塑新人奖”、“年度绘画新人奖”、“年度摄影新人奖”的奖项名称,今年统一为“1912年度新人奖”。从奖项名称可以看出,今年的新星星在评选作品是不再进行分类评选,而是从作品本身的内容出发来做评判。
担任了四届新星星艺术节终审评委的艺术家何多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要是好作品,我们就选出来。最后评选时,我们不再在材料上进行分类,对作品一视同仁。现在的当代艺术作品门类的界限已非常模糊,各种媒介越来越多元的被应用在艺术创作中,这样的评选方式也比较符合现在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
而从今年获新人奖的7位艺术家的作品中,翟轩弘、李娜、张增增、的创作作品都属于多材料多媒介的结合,而和丽斌带来的更是一件行为艺术的作品。
参加了三届新星星的艺术家汪建伟,在终审结束后谈到:“这次给我感觉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多的年轻人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在各种不同语言上开始有了新的探讨趋势。你比如说在前三名居然都是非绘画性的作品,这在前三届很罕见的,又极其具有一致性。这就表明通过前面三届我们的努力,艺术家已经开始自觉在对‘新’有所探索。”就如同汪建伟在第二届所写《“新”的隐喻》一文中提到,“我们对一个尚未到来之物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以及我们有没有能力和长时间的工作去迎接这样的挑战?这一次,我觉得有更多的艺术家已经自觉已经开始做方面的探索。比如说对材料的丰富性,和对材料不同的解释,以及自身对一种新的语言方式的实验和理解,这种自信,我觉得都是前三届一个积累。”
终审评选环节,评委采取投票形式评出获奖作品
评选标准各不相同
与往年往年不一样的奖项设置,是否代表着评选的标准发生了改变?
同样担任了四届新星星初审评委的尤伦斯副馆长尤洋,在他看来:“每个评委的标准其实都不统一。从我个人来说,一个艺术作品不管是‘实验’还是所谓的‘不实验’有一个根本的考核质量的标准,就是看艺术作品图像背后它的叙事方式和叙事逻辑。有些作品可能从观念上很引人注目,但是作品背后的叙事逻辑过于简单的话我可能不会去投他一票。”
终审评委在评选时的侧重点也都都不相同,据终审评委叶永青透露:汪建伟侧重年轻艺术家对“新”的探索、何多苓侧重作品呈现的“能力”、刘家琨侧重关于“边界”的探讨、展望侧重评选出作品对未获奖及更多青年艺术家的“示范性”、吕澎从艺术史的角度更多侧重“书写”与“观念”。“核心的是,我觉得最后大家认可的作品就想汪建伟所说的什么是新,与何多苓所说的什么是能力,‘新’和‘能力’构成了今天我们评选的标准,叫一个平衡点。”
而终审评委邓箭今表示,“我们支持一些用比较严肃的态度或者是比较严谨的自学态度去做作品的艺术家,尽量减少一些受社会、商业化、名家影响的作品,找出一些独立的比较自信的作品,给其他年轻艺术家做一个导向性。”
本届的新星星艺术节携手艺术广东,入围的100位艺术家的作品即日起将在广州保利世贸中心C座2层展览至10月4日结束。
“空行客最受公众欢迎奖”获得者:郑钰
郑钰 宇宙之光系列之火焰
创作叙述:我只是浩瀚的苍穹里的一瞬之光,一颗流星……然而即使只是这样,也要爆发出最耀眼的光芒,对于我们来说,燃烧着自己的瞬间便是永恒,告诉世界我们曾经来过……从正面的思想来引导,我们不懈的为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努力,如果每个人都不放弃梦想,爆发到极致,世界又会以怎样璀璨的形式呈现?
“嘉源海年度实验奖”获得者:和丽斌
影子 行为艺术
创作叙述:《影子》向前/奔跑/冲刺/从自己的影子里撕裂、挣脱出去
“1912年度新人奖”获奖者:雷巧武
生命之树200cmX150cm布面油画2012年
创作叙述:通过生活的场景和对事物的感受,用留白这种语言方式来呈现画面这种不完整,不正常的视觉效果和感受,的一种时间的状态。
“1912年度新人奖”获奖者:翟轩弘
衍之二十二 综合材料 80x116cm
创作叙述:二十多年的人生经历,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努力生存,努力拓展自己,努力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的状态等,在我看来好像是一种具体到可以触摸的能量——我觉得这是生命特有的美感。之前的创作是以人为主体,但是发现越熟悉,创作起来越受束缚。后来琢磨,既然本没有太多社会学的东西,主要是强调从自己生活经历中得到的感性认知,干脆把之前的积累全部破坏掉,就单纯释放自己表达的渴望,画心中奇异的景象。画面中的生物都在生长蔓延,每一个色彩,笔触肌理都承载着我的精神能量。而2013年的作品,是之前作品的延续,但没有之前的作品那么意识。加入了传统元素,要理性一些,也是新的思考。
“1912年度新人奖”获奖者:李娜
异场 棕丝 尺寸可变
创作叙述:作品用棕丝来制作成婚纱,以及一系列女性的物品。细看这些物品却是残缺的非正常的生活之物。作品以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呈现出一个唯美与诗意的现场。看上去高贵唯美的外表,背后却是廉价与平俗。阐释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理想是美好的,而现实仿佛一场“废墟”。这样一个“未完成”的唯美现场表达了我们对美好理想的不可企及。材料和现实相对应的一种可能性。
“1912年度新人奖”获奖者:张增增与他的参展作品《瞬间的永恒副本》
创作叙述:用肥皂泡沫在一堆烂砖头和铁锨上建起一座永恒性象征物——功勋碑。这种表面的蒙蔽和干预,由于其材料自身的短暂性而终将消失,露出里面原本的不堪真实。同时用碑的永恒性与肥皂泡沫材料本身的短暂易碎性之间的冲突对比,寓意了当代社会的文化泡沫,房地产泡沫,经济泡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泡沫,终将与这座“泡沫碑”一样难逃破裂的命运。
“1912年度新人奖”获奖者:黄颖
成功率30%的脑转基因实验图解 布面丙烯 140X200cm
创作叙述:一切的绘画语言都会成为表达的障碍,因此我选择用解析图的方式来呈现我对事物的认知。《成功率30%的脑转基因实验图解》以人工的方式让一个物种带上另一个物种的某种符合人类需求的特质,这是一种暴力植入。而教育和媒介能实现人类自身的这种“转基因”。是谁在背后将我们变成了这样的载体?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徐婉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