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泠拍卖公益讲堂之古籍装帧形式与修复:古籍的分类(五)
2013-10-12 15:50:35 未知
再有就是缝绘,这个缝绘现在这个书原件没有了,只存在《敦煌遗书》里边,比较完整都在英国、法国,国内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但是不成一个书。为什么讲它?现在书史上很少讲,这个意义非常大,大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讲都是四页穿在一起,一叠一叠地缝起来,这个缝规律性不是很强,因为当时还没有定型,外观是这样的,就是外面加了一个绸子或者是丝织品,大家看这一块如果再用一个东西包上是不是就是现在的精装书。缝绘装虽然流行历史不长,但是现在精装书的鼻祖,这个装祯意义非常大,这是一个,具体不说,时间不够,这是缝绘。
缝绘外边又贴一张,接近现在的精装书。
粘页,就是蝴蝶装的前身,这句话没错,粘页就是蝴蝶装这句话不太对,粘页就是粘页。最开始比较厚的纸的粘页,这一个页的纸比较好,刚才我忘了说一点,这个书,这个书因为是套着钉的,所以页码,比如说三页还是四页,第一页和第二页是连着的,如果四页,到最后同一开上另一本是第七页和第八页,写书的时候要先折,折好页定好顺序才抄,就是现在印刷的排版。为什么说缝绘装是现代精装书的鼻祖呢?就在这儿,就是有排版过程,有装订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全的。
粘页纸厚就粘这块,跟蝴蝶装一样,这是差不多的,但是有些是不一样的。我们最近发现了一种书,宋刻本,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每两个页的背面都粘在一起,很遗憾的是这次修复的时候揭开了,这个书我觉得不应该揭。这个是墓里出来的,有人说是粘上的,墓里很脏,说发霉或者怎么样粘上的,我说你看凡是有字的一面都没粘上,粘的都是没字的,就说明原来那个地方粘住的,人工粘住的。
蝴蝶装,现在能看的就是这样。蝴蝶装也有发展,到辽金也有不一样,过去的蝴蝶装中间的出口部分粘得非常多,大概有一公分的样子,不像现在精装书只是在后背上粘张纸,是看不了几回节不行了。这个是辽代蝴蝶装,中缝的部分,发黄的这一块,这块全是糨糊,当然做起来这种做法对装订的要求非常高,所以说这个书是装好之后蝴蝶装书是不容易开的。
简化,因为一张张粘比较麻烦,怎么办?用线缝,这个实际上就是现代书的平订,咱们去买笔记本薄的笔记本,拿机器用的缝纫机打一趟一个薄皮就是这个。现在能够看到这些装订形式在中国古代都能找到它的原形。
这个是订先了线之后打开的形状,不能完全打开。书皮和现在的书皮不一样,有一个小天杆,天杆的边上有一个小竹篾,一毫米多一点粘在书皮上,拿书皮往回一裹。这是外观,两头还出来一点,这样翻的时候比较好翻。
蝴蝶装的书口和书背,等一会儿说线装书,包背的,两个书是不一样的。包背装看得很多了,就是现在大家卖的平装书,都是包背装,区别是现在一页纸上两面印字,过去古书是一面印字对折,两个字冲外,区别就在这儿,其他的装祯方式一样,这个书都是包背装的,是包背装的典型,根据经史子集分不同的颜色,这个就不说了。这是包背装的书口和书背,包背装从蝴蝶装继承下来的,对蝴蝶装的一种改进。所以说肯定要留一些蝴蝶装的影子,影子在什么地方?就是包书皮的方式,这个完成都一样,不一样是蝴蝶装面对面,字面和字面对折,包背装没有字那一面对折,蝴蝶装书口那部分是白的,包背装是花装,版心有字,可以看到前面这一块蝴蝶装的口,书背,书口是白的,背是这样,包背装包背方法跟蝴蝶装完全一样,只不过折页的方式不一样。
(责任编辑:王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