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西西弗斯(SISYPHUS)式的快乐
2013-10-20 12:35:30 未知
记法国女艺术家华蕾利(Valerie Honnart)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叫西西弗斯的国王,他因受到诸神的惩罚,被迫每天都要把一块不断滑落的石头推到山顶,日复一日,如此陷于永无止境而毫无意义的劳作中。法国小说家、哲学家及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伯特·加缪(Albert Camus)以西西弗斯作为一种象征,以示对世界之荒谬性的认知。这样的一个古希腊神话,是每一个国外孩子在童年时都听过的故事,同样对于当时15岁的华蕾利(Valerie Honnart)而言亦是如此。
华蕾利作品
1988年,年仅22岁的华蕾利跟随父亲来到了北京旅游参观,从此之后的二十余年里,几乎每年都要来一次北京,并最终在中国香港停留了半年的时间,专门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像我们多数学习绘画的考前生一样,从一根根的线条学起,而中国画中对于笔墨和线条的要求更为严格,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也从华蕾利以后的作品中看到了她对于线条和墨的把握。2011年开始,华蕾利最终在北京定居,居住在北京的胡同中,每天感受着身边普通人的生活,置身于这些普通人中间,而这一切的感受则让她找到了西西弗斯童话故事的感觉。
法国小说家、哲学家及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伯特·加缪(Albert Camus)以西西弗斯作为一种象征,以示对世界之荒谬性的认知。这种荒谬性即指,只有内心渴求一种永久性的反叛,才能去“想象西西弗斯式的快乐”。正是从加缪的书中得到启发,那些本在生活场景中平凡微小的西西弗斯式的人物及景象,成为了华蕾丽女士这一系列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华蕾丽的这一艺术行为(不仅激活了这一神话),同时激活了我的记忆,让我从一种漠然中醒来。这种漠然,既来自人们物质上的沾沾自喜,也来自政治上的麻木。”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先生这样评论华女士的艺术作品。看过华女士作品的人,无不为她的作品所传达出的强烈信息感到深深的震撼:她的艺术作品有着极强的视觉效果,冲击着人们的感官和心灵,令人重新审视身边的现象,从而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甚至生活的态度。
华蕾利作品
华蕾丽女士的艺术创作中也充分体现出东西方多元文化元素对她的影响。华蕾丽女士的朋友,同样是艺术家的董克俭先生说:“她(指华蕾丽女士)的作品,使人联想到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抑或是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中的不屈精灵——精卫。我更愿意将她的作品,理解为对命运抗争的坚忍不拔,而不仅仅是命运的轮回与宿命。”也许正是对中国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了解,以及对于艺术创作的真诚,华女士的作品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触动到人的心灵。通过作品深刻地阐述生命的意义,这,也许就是华蕾丽女士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华蕾利作品
在华蕾利位于北京的工作室中,我们可以很深刻的感受到她作品中参与感,华蕾利曾经说,一方面思考工作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探索那块象征人与自然分离、和谐丧失的石头,以便找到‘想象西西弗斯式快乐’的方法。在华蕾利北京的生活中,总是能被大街上充斥着的各种永无止境的事情所震惊,华蕾利有一个邻居每天都要制作几十个窗户,而她的另一个邻居则一直用脚踏车超载行驶,十分危险,这些总总现实中的事情,都让华蕾利感觉到,这些只注重当下没有记忆的工作,只会把人与自然分离,而人亦不再是中国画里那些寄情于山水、与自然合二为一的人了。正是这样的思考,我们才得以在华蕾利的工作室中看到这一系列的作品,画面中总是一个人搭载着一块超重的石头,为了生活在重复在没有记忆的工作,抑或是人与石的合一,像是西方传统雕塑中那种人性的挣扎和扭曲,仿佛就是众神在惩罚西西弗斯的欺骗。
华蕾利作品
这一系列作品即将于11月在上海菲利普画廊进行展览,而这也是华蕾利在中国的第三次个人展览。正如画廊的创始人 Philippe Staib所言:“我尝试通过我的认知、情感、和眼睛去体会及热爱艺术。这也正是华蕾丽女士通过她独特的风格和对当今社会非同一般的艺术诠释的方式。”
(责任编辑:王林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