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上海美术大展——要做风向标 莫成敲门砖

2013-10-28 09:35:23 方翔

  近日,和几个画家朋友聊天,询问他们是否去中华艺术宫看过上海美术大展,得到的回答却是惊人的一致:还没有。作为全面地反映了上海美术最新发展的大型展览,却得不到许多专业画家的关注,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上海美术大展获奖作品余积勇的雕塑《石语2013》

  美展影响力渐失

  美术大展,对于画家来说,是其被市场认可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市场来说,收藏家和画商们,主要看画家的一些表现;对于美术界来说,获奖作品则往往会代表一种绘画类型的流行趋势,像在1980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上,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获得一等奖,这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两年一届的上海美术大展是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的品牌展览,自2001年创办以来,今年已是第七届。目前海上画坛知名的画家,都曾在这个画展上拿过大奖。近年来在参展画家中,越来越呈现新人化的特点。其中不乏知名画家希望多给年轻人机会而不再参展,但从深层次分析,其影响力已经与创办之初不能并论。

  当目前画家自己举办展览,或者与他人合办联展,或者是出国参加学术展览的机会越来越多的时候,上海美术大展如何才能体现出其特点呢?

  风格趋势不明显

  “参加这次上海美术大展的第一轮评选,从投送的作品照片来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不多。”上海中国画院画家何曦表示,“许多画家的绘画套路都是属于比较范式的,真的能够画出自己风格的作品并不多。”上海美术家协会顾问张雷平则表示:“我觉得专家评委每届要有变化,也可尝试多方面的人士参与到评选中,还可设多个奖项,这样可以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当然得奖不是参展的最终目的。”上海美术大展首届白玉兰美术奖一等奖获得者洪健表示,绘画本身应该是一种视觉文献,画家是将图像中潜藏的可能性充分打开并升华图像本身所表现的内容,作为像上海美术大展这样规模的画展,应该从其中能够展现出目前上海美术发展的趋势。

  其实,不仅是上海美术大展,就连关于全国美展的议论也多了起来。多少人几十年磨一剑,目的就是为了把美展作为一块“敲门砖”,因而在美展上往往会出现一些为了获奖而出现的固有模式,这与举办美展的初衷背道而驰。上海美术大展,不仅要有“大”的概念,更要体现出“上海”的地域特点。

  “我觉得现在生活在上海的画家,不是缺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谦虚好学的姿态,缺少的恰恰是一种有益的抵抗。这种抵抗不是因为保守,更不是由于害怕,而是在各色纷繁的艺术形态包围中寻找绘画这门古老艺术的当下价值和意义。这是从事绘画艺术者的思考和选择。上海美术大展就是应该向生活在申城的画家,提供一个展现他们风格的平台,并探索未来绘画的发展趋势”,沪上新生代画家邵仄炯表示。

  美展也要有策展

  综观历次上海美术大展,不乏创新举措,特别是今年的展厅设在中华艺术宫,展览空间大了,视觉效果很好。同时与众多海派美术作品放在一起向公众进行展示,也是一个变化。当不同类型的展览同时展出的时候,可以看到上海美术发展的脉络,给现在的人一些启发。但是从根本来说,上海美展的整体模式应该有一个改变。

  记得在2001年和2005年的上海美术大展之后,曾经举行过作品的拍卖会。我们并不期待通过市场的力量来推动更多人来关注,但美术大展不能仅仅是一场获奖作品的展示会,更需要有策展的意识。“虽然我们老画家也有作品作为特邀进行展览,但对于美术大展的整体情况还不是很了解”,作为新海派领军人物,年过七旬的画家张桂铭先生则希望,上海美术大展能够在年轻画家与老画家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

  上海美术大展是条路,可以让年轻画家尽早被了解,但美展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足够的学术标准,使得其不仅是过去两年上海美术发展的一次检阅,更是对于未来上海美术发展的“风向标”。

(责任编辑:王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