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青岛秋拍中的一匹黑马——访青年书画家龙墨先生
2013-10-29 11:22:59 未知
2013年9月16日,青岛新天地秋拍接近尾声,一副龙墨先生的花鸟四屏的竞拍将拍卖会再次推向高潮。起拍3000~4000元的花鸟四屏,引得竞拍者踊跃举牌,随着拍卖师1.1万元的落锤,人们激动的心情难以平息,都为秋拍会中的这匹黑马高兴。
说起与青岛新天地秋拍会的结缘,还有一段趣事。龙墨先生爱好收藏,笔者在他画室欣赏作品时,无意间看到刚刚画完的花鸟四屏:用笔大气磅礴,线条粗犷有力,构图清新自然,墨色韵味十足,不失为大家力作。欣赏之余,便推荐上拍。据龙墨先生说多年来他一直默默作画,作品从未上拍。此次拍卖会让人不可思议,花鸟四屏竟然一鸣惊人,初次上拍便以1.1万元成功拍出。
拍卖会过后,笔者怀着这份惊奇来到青岛龙墨书画院,对这位诗、书、画、印全料的青年书画家有了更深的了解。
龙墨先生,原名王春水,1964年生于山东无棣县的农村。九岁开始习书法,遍临柳、欧、赵诸家碑帖,数年来笔耕不辍。后来拜在于太昌先生门下,自此专修黄体。数十年来形成了融黄体为主的自己的书法风格。书法追黄庭坚的舒展、大气,融沈周、吴昌硕的坚毅、刚劲,有行云流水,高山巍峨的磅礴之势。二十多岁学画,从李苦禅、吴昌硕、齐白石的作品临摹入手,依靠自学去体会,探索中国画的水墨艺术奥妙,观察生活细节,深悟作画真谛。后来,刻苦钻研八大山人的用笔构图,细细揣摸徐渭的刚劲线条。这农村生、农村长的农民的儿子,有着得天独厚的农村田园的生活的源泉。从小善于观察生活的他,艺术的闸门便一开不可收。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会在生活兴趣点中找到作画的灵感”。善于创新的他,最可贵之处是能把生活的兴趣点,以笔墨线条升华,将“是”化“非”而后升华至“是”。看他作画是一种享受,大笔一挥,泼墨淋漓,下笔疾风骤雨,收笔潇洒自如。
龙墨自幼酷好阅读,喜欢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这给他的书画赋予了更深的内涵。他的画作完成后,稍加沉思便一气呵成赋诗达意,把自己作画的思想以诗的形式完整地呈现给大家。他说,“艺术就是登台阶,要想自己登的更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否则就会浅尝辄止,只会是一个照葫芦画瓢的画匠,终不会成为一个画家。”
对艺术酷爱的他,从不追名逐利,一直默默钻研,不断提升自我,他说“艺术一旦与金钱挂钩,便变了味。”他作画和做人一样扎实、朴素、激情、大气,真正诠释了古人“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
在谈到自己对书法的感悟和理解时,他侃侃而谈,“我的书法虽追黄体的舒展自然之体,注入沈周、吴昌硕的刚毅之血,追学二王之神韵,但有点四不像,还需长时间锤炼自我。而我的章法则受音乐的启迪。音乐有抑扬顿挫之美,所以我行笔时,有大有小,有密有疏,有时会自然留有大的空间,这样会产生让人寻味之趣。谈到对作画之理解,他不免深思良久:作画是笔墨于意象的统一。看到生活兴趣点画下来,那叫照葫芦画瓢,要抓住兴趣点的特点,用笔墨线条升华成艺术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在表达时,一定要蕴于内涵才有味道。他认为,构图以最简为上,线条以老辣为美,水墨分五色为韵,色彩以自然为适。这样的画作才雅而不俗,自然而不做作,赏者才倍觉味道。
同时,他也是个知道感恩的人。他说他是幸运的,来青岛后,曾得到馮凭老师的精心指点,纠正了作画存在的不足,自己有了长足的进步。近两年,他又得到刘世骏老师的全心指导,从画理、画风、作画理念都得到了新的升华。而今,又得到拍卖会上各位买家的厚爱。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融入了老师们的心血,他一定不负众望,全身心投入到书画艺术的追求中,去探索感悟书画艺术的真谛,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责任编辑:龚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1)
史太公70
有幸看到青年画家龙墨先生的笔墨神韵,甚是高兴😄为他点赞💯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