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哲学家阿瑟-C-丹托去世 著有《艺术的终结之后》
2013-10-29 14:39:19 刘路涛/编译
阿瑟-C-丹托
著名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阿瑟-C-丹托(1924—2013),以宣称艺术的终结而出名。2013年10月25日丹托因心脏衰竭而去世,享年89岁。他是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名誉教授和《国家》杂志(1984—2009)的前艺评人。丹托出版了近30本著作,包括《超越布里洛盒子(Beyond the Brillo Box)》(1992)和《艺术的终结之后(After the End of Art)》(1998)。
阿瑟-C-丹托生于密歇根的安阿伯(Ann Arbor),在底特律长大,曾于二战期间在意大利和北非服兵役两年。回国之后,丹托在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学习艺术史专业,并在那里学习了版画创作。后来,丹托将版画作品捐给了自己的母校。本科毕业之后。丹托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读书期间获得富布莱特奖金留学巴黎,并曾与哲学家梅洛-庞蒂一起学习。丹托于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
丹托于1951年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1996年晋升为教授。他的学术生涯因1964年一篇产生重大的影响的文章“艺术世界(The Artworld)”而发生重大改变,丹托在回应“布里洛盒子(Brillo Box)”时写下这段话,布里洛盒子就是安迪-沃霍尔创作的一系列丝网印刷的胶合板盒子,这些盒子是超市货架上硬纸板容器—“布里洛”的完美复制品。
在2006年3月的《A.i.A.》中,评论家肯-詹逊(Ken Johnson)谈到丹托的《Unnatural Wonders: Essays from the Gap Between Art and Life》时,做出这样的总结:艺术不再以传统风格的线性演进式发展,而是进入了哲学的轨道,这将对观众造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两个东西特别相像,我们如何称这件东西是艺术,而另外一件不是呢”或者说“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古希腊人对艺术的理解是模仿,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相信艺术是给观者带来愉悦的。丹托坚称,一个物体被称作是一件艺术品的唯一的先决条件是社会把它作为艺术而接受。就安迪-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来说,在一个画廊的环境中展出“布里洛盒子”,使它作为艺术品的理由合法化。在他其他的几篇文章中他继续讨论了这种物体作为艺术品的实现,比如他最有名的文章《艺术的终结(The End of Art)》(1986)。
除了教学工作和写作之外,丹托身兼《哲学杂志(Journal of Philosophy)》的主笔,是Artforum的特约编审,也是美国哲学学会的会长。他于1992年从哥伦比亚大学退休,但仍继续坚持写作,今年3月份出版了最著《艺术是什么(What Art Is)》。
丹托荣誉等身,其中他的著作《Encounters and Reflections: Art in the Historical Present (1990)》获得了年度全国图书评论界奖,他是1996年度美国大学艺术协会的弗兰克厄特马瑟奖的艺术评论奖项的获得者。
(责任编辑:刘路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