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苏富比亚洲四十年

2013-11-07 17:06:32 邱家和

  苏富比在亚洲发展的40年,不仅参与和促成了香港本地艺术市场的兴盛,也在中国艺术市场的崛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我记得一次在接受内地藏家的现场电话委托竞拍时,拍卖师常规地递进竞拍价格,电话那头突然爆出了一个比当时最高竞价高出10倍,20倍的价格。我问他确定吗?他说,当然,赶快,我还要赶着吃午饭。”苏富比亚洲总裁程寿康在苏富比亚洲40年的短片里分享了这个故事。内地藏家已经成为市场主力,从无到有的过程只有10年的时间。

  40年前,苏富比抢滩时的香港还处在四小龙腾飞的前夜,为了开辟亚洲市场可谓筚路蓝褛;40年后,中国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香港与纽约、伦敦三足鼎立,成为新兴的国际艺术交易中心;40年后,中国艺术市场坐二望一,拍卖行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转型。

  回顾苏富比40年前的草创时期,身为学者专家的朱汤生亲自调查市场,在拍卖中与伦敦总部形成了共识,划分了亚洲市场与欧美市场的分工。迎来了苏富比在香港的拍卖黄金时期:1980年春天苏富比举办了其历史上首个私人藏家专场——仇焱之珍藏专拍;到1980年代中期,又有叶义医生的私人珍藏、戴润斋基金会的收藏、香港大藏家赵从衍收藏等系列专场;到1980年代末新加坡名家Jack Chia的珍藏、以清瓷为主的Paul Bernat珍藏以及英国铁路局退休基金会藏品专场。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的苏林庵珍藏、Jack Chia的非凡清瓷珍藏、戴润斋基金会的石刻珍藏以及Hall Family的单色釉珍藏、私人信托的珍藏等专拍,可谓高潮迭起。

  转型动力

  说起拍卖行的转型,2005年接手苏富比亚洲总裁职务的程寿康以2004年与2012年的数据作比较,指出其最明显的变化是员工,从40多人增加到150人;业务项目从4个增加到8个。而拍卖公司之所以如此不惜工本地投入,其根本的动力是业务量大增:从当年的业务量10亿港元,发展到45亿港元。不过,程寿康还是把如此巨变的关键因素,归结为买家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内地买家的大量参与。他以苏富比的中国瓷器工艺品部门为例,2004年,内地买家在香港买古玩的只占3%-4%,到2011年,这个比例则占到50%或者更高。他强调,中国书画部门的情况也是如此。内地买家涌入在这两个部门表现最突出。这也是整个香港苏富比的最大变化。

  贴身竞争

  当然,隶属于苏富比油画板块的当代艺术与20世纪中国艺术部门的变化,更有戏剧性。2005年开始酝酿的中国当代艺术热风云一时,曾经带来了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巨头的差异化竞争,两大巨头的业务格局有了明显的落差:苏富比在2008年前还没有“20世纪中国艺术”这个部门——这个涵盖中国现代艺术的市场板块,因为“老油画”的稀缺与鱼龙混杂,似乎商业价值不大。而对当代艺术,苏富比却别出心裁,在香港的当代艺术部门之外另起炉灶,又在纽约组织团队,推出中国当代艺术专场。

  有趣的是,恰恰是纽约的专场,让正在蓄势的中国当代艺术完成了“临门一脚”:2003年下半年启动的艺术市场,经过2004年与2005年的反复盘升,终于选择当代艺术作为突破口,而行情的爆发好比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导火索却是因为纽约当代艺术专场拍卖的响亮槌声。这无疑给其对手佳士得极大的冲击。好在佳士得稳住了阵脚,任命张丁元担任亚洲当代艺术的全球总协调,在欧美开展其拍品的征集与业务的推广。事实证明,中国与亚洲的当代艺术,最好的市场在香港。

  到了2008年,苏富比作了大幅调整:一、撤销纽约的当代艺术专场,将专家团队与香港的亚洲当代艺术部门合并;二、设立20世纪中国艺术部门,开设相关专场;三、把新加坡的东南亚艺术专场迁移到香港。这样的部门设置与业务布局几乎与佳士得一模一样。笔者当年在相关报道中形容这种竞争态势是“贴身紧逼”,指出这种双寡头体制下,尽管市场繁荣,但两大巨头的竞争方式一定会趋向于雷同化。

  重启未来

  其实,“贴身紧逼”除了能反映竞争的对抗性与激烈程度外,对观众而言则是十分乏味的。值得关注的倒是管理上的变化:拍卖公司借助于专家的权威性而建立的神秘的光环,掩盖了其传统的保守与落伍。正如程寿康向笔者指出的,自他上任以来,苏富比的运营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专家治理的传统拍卖公司转变为职业经理人治理型的现代企业。尤其是2009年中国艺术市场进入“亿元时代”后,变得在管理上更专业。

  苏富比的传统竞争长项仍在,比如在瓷杂领域的竞争优势,可以理解为什么来自欧洲的“玫茵堂珍藏”,会花落苏富比。“玫茵堂珍藏”自身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据苏富比中国瓷器工艺品主管仇国仕介绍,由于其收藏形成过程中选择重要的买入点,使“玫茵堂”主人有机会购藏从19与20世纪之交到二次世界大战后一脉相承的“老收藏”。其实,类似的代际更替现象,在其他业务板块中也有,如在书画板块中,苏富比在2011年春拍后推出当时最得宠的张大千画作珍藏,来自著名的梅云堂。但从艺术市场出现逆转的2011年秋算起,行情的调整已经足足两年。未来的艺术市场一定会再现荣景,但中国艺术市场天价频传的“亿元时代”也许不会再来了,每一个代际轮换的大拍,都使艺术精品更分散。拍卖公司必须在继续激烈争夺精品的同时,努力开拓价格不那么昂贵的艺术品。

  与此同时,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也进军香港,在香港与两大巨头展开竞争,而苏富比佳士得也不甘落后,相继成立了苏富比北京与佳士得上海公司,进入中国内地发展。

  全球拍卖行业务展开方式的拓展,也必将影响香港竞争格局的变化:比如“苏富比空间”的开设,挑起了拍卖公司的私下洽购的竞争。

  苏富比在亚洲发展的40年,不仅参与和促成了香港本地艺术市场的兴起,也在中国艺术市场的崛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更将东南亚艺术的兴起带入到了香港这个亚洲艺术交易中心。40年是一段不短的历史,但这段历史显然还不能让开拓者沉湎往事,更多改变行业格局的变化,正在一波接一波开始上演。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