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鉴识与史识:傅申教授的书画研究

2013-11-13 16:23:48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系主任、教授 莫家良

  在目前的中国艺术研究中,固然有不少学者专注于书画史,亦有个别专家长于真伪鉴定,但严格来说,两者兼擅者为数甚少。傅申教授正是此类兼通的学者。据其自述,傅教授与中国书画结缘,始于1955年入读台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当时主要学习书画篆刻等美术创作;其后考进文化研究所,开始迈进美术史的门坎,之后更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工作,遂专注于书画研究,并奠定了一生的事业方向。[i]1968年,傅教授前往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随方闻教授攻读艺术史博士,后受聘于耶鲁大学,任教四年后转职至华盛顿,在史密斯桑宁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之下的佛利尔美术馆(Freer Gallery of Art)工作十四年,至1994年返回台湾,任教于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所。从这历程所见,傅教授先后于台湾及美国攻读,深深认识中西艺术史研究方法,同时亦于两地博物馆工作,除得见台北故宫所藏书画名迹,又长期接触美国及世界各地收藏,故其治学既以书画实物为本,又结合中西理论,取其所长,以书画鉴定与书画史研究为一生追求的目标。数十年以来,傅教授的书画研究成果丰硕,著作等身,其鉴目之准、学问之深、见解之独到,早为学术界一致推崇。其治学之道,对于从事书画研究者来说,实具极高的参考价值。

  书画鉴定

  书画史的形成源自书画作品的出现,故研究书画史不能不以作品为中心。然而,由于传世书画真伪糅杂,名迹的鉴定由是变得异常重要。古代的鉴赏家往往身兼书画家、美术史家,或收藏家,多是在长期接触书画实物下,以其经验与识见,加上个人的眼力,为书画判别真伪。随着时代及文化环境的改变,现在一般学者多缺乏与书画名迹朝夕相对的条件,鉴定之事遂变得份外困难。傅申教授在事业之初,已得观台北故宫所藏书画,其后于美国长期从事博物馆工作,所见公私所藏书画不计其数,由此累积了丰富的观书阅画经验,而书画鉴定,亦成为治学的重点。

  傅教授对书画真伪的关注,早见于台北故宫时期。当时他不仅将美国纳尔逊美术馆(Nelson Gallery)所藏的一帧无款山水画定为宋代江参之作,更对巨然的传世画迹,作出较为全面的比较研究。[ii]其后在普林斯顿大学时,除了以该大学博物馆所藏的一件黄庭坚书迹《赠张大同卷》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外,更与王妙莲合着出版《鉴定研究》(Studies in Connoisseurship)。[iii]该书洋洋大观,以美国私人藏家沙可乐(Arthur M. Sackler)所藏画迹为基础,详论中国绘画鉴定问题,将中国传统鉴赏方法与西方艺术理论结合,一方面阐述与鉴定相关的种种课题,尤其重要者是鉴定方法的探讨,另一方面深入讨论石涛作品的真伪,为以后的绘画判真辨伪作出具体示范。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期于香港发生了一件有关绘画真伪鉴定的论争,与傅教授直接相关。事缘1974年香港学者徐复观教授于《明报月刊》发表文章,讨论台北故宫所藏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无用师卷」与「子明卷」的真伪问题,指出前者为伪,后者为真。[iv]此看法实时于学术界引起争议,学者纷纷撰文讨论,其中傅教授先后发表了四篇文章,作出驳议,考订「无用师卷」始为真迹。[v]傅教授当年的结论,已广为学者认同,其鉴定方法既讲究文献考证,更重视观察作品的风格,包括笔墨特点与题识书风,甚具说服力。

  傅教授其后在美国的日子,包括四年耶鲁的教学以及十四年佛利尔美术馆的工作,长期致力书画研究,书画真伪的鉴别,一直是其究心所在。例如1977年出版的《笔有千秋业》(Traces of the Brush)书法大展图录,除了收录美国公私所藏的书法展品、介绍中国书体及书法发展简史外,更专辟「法书的复本和伪迹」与「祝允明问题」两章,专论书法辨伪。[vi]「笔有千秋业」是美国最早而迄今仍是最重要的中国书法展,当时外国观众对中国书法并不了解,傅教授于此图录中兼论复本、伪迹、鉴定等问题,其苦心不难想见。又如1981年與日本學者古原宏伸合作編寫的《董其昌の書画》,傅教授負責書法部分,詳論董其昌書法的特點,並論及書蹟真偽的問題,對於董氏書蹟的鑑定研究有開拓之功。[vii]另如1991年出版的《血戰古人──張大千回顧展》(Challenging the Past: The Paintings of Chang Dai-chien),是沙可樂美術館的大展圖錄,書中對張大千的繪畫与張氏偽作古畫的問題,有極為精闢的見解。[viii]事实上,此时期傅教授所发表的文章数十篇,不少都与真伪辨证相关,涉及的书画家包括苏轼、黄庭坚、张即之、邓文原、赵孟俯、黄公望、倪瓒、沈周、董其昌、八大山人、石溪、龚贤、王翚、张大千等,其中如将台北故宫所藏一册《楞严经》由白居易改定为张即之所作,将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书迹《移守保宁诗卷》由邓文原改定为莫是龙之作等,都是书画鉴定研究的上佳示范。[ix]

  傅教授书画鉴定的成果于返台后依然丰硕,例如1998年为台北故宫展览编写图录《张大千的世界》,同年又撰文反驳高居翰(James Cahill)以为《溪岸图》是张大千伪作的说法,可说是张大千鉴定研究的延续。[x]事实上,从这段期间的大量著作所见,傅教授的研究仍以鉴定为关注焦点,诸如将传为钱选的《卢仝烹茶图》改为丁云鹏手笔,确定旧传李成《乔松平远》定为郭熙真迹,将日本高桐院的李唐山水对幅改定为宋末或元初之作,再考定黄公望《九珠峰翠图》为真迹,将黄公望《雨岩仙观》改定为谢时臣所画,鉴定原藏于日本藤井有邻馆的《砥柱铭卷》为真迹等,都为传世书画的鉴定作出了贡献。[xi]若论最为触目的著作,则是2004年的《书法鉴定──兼怀素〈自叙帖〉临床诊断》一书。[xii]此书撰写的缘起,是由于台湾学者李郁周教授指出台北故宫所藏的唐僧怀素《自叙帖》并非真迹,而是由明代文彭所伪造,故傅教授为此进行详细论证与考辨。[xiii]虽然是针对《自叙帖》的真伪而撰写,惟因为所涉问题甚为复杂,例如写本、摹本、母本、刻本、题跋、印鉴、行款、剪装等范畴,故傅教授不仅分析《自叙帖》孰真孰假的问题,更讨论中国书法鉴定的各种原则、方法、陷阱等,意义可谓巨大。早年的著作《鉴定研究》主要着眼于画迹的鉴定,而此书则专论书法,可说是继《笔有千秋业》展览图录后有关书法鉴定的力作。事实上,书中除为《自叙帖》作「临床诊断」外,更详论书法鉴定的种种问题,其中对「鉴定心理」的讨论,以及借鉴刑事鉴识学的方法,尤具创见。此书出版后,因又发现有藏于日本的《自叙卷》残卷,傅教授最后再行撰文,考定台北故宫的《自叙帖》并非怀素真迹,而是北宋末年的映写本。[xiv]在整过论证过程中,傅教授强调了「让证据说话」的原则,将材料细心排比、观察、分析,抽丝剥茧,以期得到客观公允的结论,而其缜密的逻辑思维与细致的鉴定工夫,更是表露无遗。

  书画史研究

  鉴赏家不一定是艺术史家,盖后者需要有历史眼光、文化视野,才能利用传世作品与文献数据,通过研究,重现艺术史的真相。若本身不擅于真伪鉴定,则需参考鉴赏家的结论,以便能在可靠的作品断代下,进行研究。傅申教授精于鉴定,又是艺术史家,其鉴定成果固然具有独立的学术价值,但更大的意义还在于与书画史研究相结合。

  纵而观之,傅教授的研究主要是从传世名迹出发,审视书画发展的重要历史现象,时代由唐宋迄今,范围除真伪考证外,亦包括书画家、风格史、收藏史,以及其他重要的艺术史课题,所涉甚广。大体而言,或可从以下三点窥见傅教授的贡献。其一是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完善。傅教授早年在台北师大与故宫时,已深谙中国传统治学方法,对文献考证的掌握既深且广,至赴美师从方闻教授,攻读博士学位,遂得以接触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从而参考运用。当时方闻教授借鉴西方理论,力主以风格分析进行断代,以求重构可足征信的中国画史;其「结构分析」方法,即是针对十四世纪以前的山水画史而提出,旨在为中国早期山水画的断代订立准则。[xv]傅教授并没有单纯承袭此「结构分析」之法,而是更全面地结合视觉分析与文献考证,根据不同个案情境,研究艺术史的种种问题。此种方法既注重敏锐准确的眼力、细致的排比分析技巧,又倚赖深厚的文献工夫,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与论证能力。在风格分析方面,傅教授早在故宫时期已从风格上的比较,检视巨然传世画迹的真伪;在美国撰写博士论文时,更进一步以逐字排比之法,详细分析黄庭坚的用笔特性,一方面具体说明黄庭坚的书风,同时更为以后判别黄庭坚书迹真伪确立标准。[xvi]这种方法为以后书法研究者所普遍采用,影响甚大。中国书画的笔墨涉及复杂多样的用笔技法,非深明此道者往往难以掌握,傅教授本就精于书画篆刻,深晓笔墨之理,加上长年接触各地公私收藏,观书阅画经验丰富,故其对于作品风格的分析,甚具说服力。事实上,他的书画史研究一直重视笔墨技法,并以之为判别个人风格与时代风格的关键所在。例如在鉴定石涛《空山小语》一画的真伪时,从画中渴笔勾勒的特点出发,探讨渴笔技法的渊源与发展,并以同期画家的作品进行排比审视,不仅证实该画为石涛真迹,更得出明清之际画家以渴笔为尚的结论。[xvii]严格来说,这种微观与宏观兼具的研究方法,固然有赖风格分析的具体运用,但亦往往需要结合研究者的历史与文化视野,以及文献资料的梳理与考证工夫。纵观傅教授的著作,其研究不仅是书画鉴定,亦不仅是书画风格史,而是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书画发展史。他对于书画传统、鉴藏文化、宫廷赞助、复本传拓等课题的研究,可充份说明书画史既有其本身的美学特性,亦同时与其他人文领域密不可分。

  其二是专题领域的开拓。书画家研究是众多学者所一直重视的范畴,傅教授亦不例外,惟他往往在专家研究中引导出更多的相关课题,甚至形成了研究系列,为书画史带来既深且广的视角。例如他在1971年對《畫說》作者問題的考證,即開啟了以後一系列有關董其昌的研究,包括與日本學者古原宏申合編的《董其昌の書画》以及一連串的論文;近年更由董其昌的船上書畫創作,拓展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書畫船」,將山水文化、鑑賞文化、書畫史共冶一爐。[xviii]又如其张大千的研究,源自于故宫时期研究巨然时发现两帧张大千伪作,其后一系列的专书与论文,不仅全面剖析了张大千的一生与艺术,更由张氏的伪作重新为传世「古画」进行检视,从而解决了不少画迹归属的问题。此外,由于长期从事博物馆工作,书画鉴藏乃成为兴趣所在,鉴藏研究的系列著作,亦由此展开。上文提及的《鉴别研究》主要是以沙可乐藏画为研究对象,而以「鉴藏史」为课题的,则以发表于《故宫季刊》有关元代皇室书画收藏史的一系列文章为代表。[xix]这些文章的撰写源自他对台北故宫所藏名迹中的印章题跋的好奇,故出发点亦是与鉴定有关,然傅教授利用历史文献,深入探讨元代皇室的书画鉴藏及其相关问题。鉴藏是中国书画史的重要部分,过往学界有关元代皇室鉴藏的情况只是一知半解,这一系列有关元代皇室收藏的文章,可说是为中国书画史填补了一段空白。其后傅教授所发表有关王铎与北方鉴藏家的文章,亦是鉴藏史的性质。[xx]近年较新的领域,则是乾隆皇帝的研究,包括其书画、所藏名迹,以及与之相关的课题。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收藏家,本身亦擅书画,要认识清代宫廷书画活动与收藏,以至中国后期的鉴藏史,实不可不对乾隆作全面的研究。傅教授的部分研究成果已见于学术期刊与研讨会中,探讨了若干课题,如乾隆的代笔、「静寄山庄」等。[xxi]以上所举之例,乃是书画史个案研究的典范,从中不难窥见作者的前瞻性眼光与历史视野。

  其三是对中国书法研究的发扬。1977年《笔有千秋业》图录的出版,是在配合展览之下,为外国观众提供了认识中国书法的机会,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回响,而就黄庭坚《赠张大同卷》的研究,亦是美国最早以单帧中国书迹为题的博士论文,对美国学术界的中国艺术史研究,颇有凿空的意义。其后于1981至1983年,傅教授与日本中田勇次郎合编《欧米收藏中国法书名迹集》,初出版一套四册,后再增明清两册,将欧洲及美国所藏的中国书迹挑选刊载,并就各代书法发展撰文分析。[xxii]此六册名迹集至今仍是了解欧美所藏书法的最重要参考,而其体例亦成为以后同类型著作的典范。在美国以外,傅教授的书法研究于台湾、大陆等地更受注视,毕竟研究书法史者仍是以华人地区的学术圈为主。傅教授出身于台湾,于美国工作结束后亦返台,其研究发表于台湾自是理所当然。[xxiii]与大陆结缘,则早见于在1977年。当时他以美国科学院所派的中国书画专家组成员身分,前往大陆博物馆考察,后来大陆开放,其研究更迅速为内地学者认识,并产生启示的作用。部分原是英文的著作,如《笔有千秋业》展览图录,亦于国内被翻译成中文出版,而其文章更是大陆研究书法史所必须参考的数据。近年各地的学术交流,越趋频仍,傅教授的研究一直是中外书史学者的关注焦点。目前书法史研究的发展正盛,傅教授多年来汲汲于学术耕耘,可谓居功至伟。

  * * *

  傅教授无疑是当代数一数二的书画鉴定家。他在过去数十年为传世书画鉴真辨伪的贡献,早为学术界所推崇,正如国内学者薛永年教授编着《名家鉴画探要》一书时,即列举傅教授为十位当代顶级书画鉴赏家之一,并指出其治学的三个特点:「一是从个人风格的鉴别上丰富了方闻的鉴定学理……二是对书法鉴定的深入研究……三是对张大千艺术的透彻研究。」[xxiv]鉴定学本身是一门专业学问,若与书画史研究相结合,无疑更具有宏观的学术意义。傅教授以真伪鉴定为立足点,从作品审视书画史的发展,所治之学实远远超过纯粹鉴赏家的工作。当代学者鉴识与史识兼具者,本就寥寥可数,傅教授为个中翘楚,已是公论。

  傅教授在1994年由美返台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得以于研究之余,重拾笔砚,以翰墨为乐事,并多次参与书画展览等活动,同时又致力于教学之事,对于新一代书画研究人才的培育,可谓不遗余力。据笔者所见,傅教授甚喜与年轻人相处,对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亦谆谆善诱,乐于指导。记得在2003年他应中大之邀,担任伟伦访问教授,当时除主持公开讲座外,更为艺术系研究生特意安排工作坊,于文物馆挑选藏品,作为实例,讲述书画鉴定的问题。又如2004年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至人无法」展览,展出北京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所藏八大山人与石涛的书画。此展览至为难得,艺术系遂邀请傅教授由台湾专程到澳门,带领研究生参观,傅教授欣然答应,参观期间逐幅展品细心讲解,同学皆获益良多。此二事是傅教授与中大结缘之例,从中可见其扶掖后进的苦心。是次傅教授以新亚书院钱宾四先生文化讲座学人身分,再次前来讲学,与中大师生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如此学术盛事,实令人翘首以待。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