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向标的启示
2013-11-17 20:45:42 唐昕
10月5日晚上,“香港苏富比四十周年晚间拍卖”在香港会展中心三层举槌,和北京的拍卖现场相比,这里拍卖行团队和藏家群体都非常国际化,也多些雅致和体面。当晚的拍卖取得了巨大成功,90.2%的成交率,11亿港币创亚洲历年夜场拍卖的最高总成交纪录,27件拍品过千万,包括5位华人艺术家在内共的11位艺术家刷新个人单件作品的最高成交记录。当然最大焦点是以近1.81亿成交的曾梵志《最后的晚餐》,刷新了亚洲当代艺术拍卖的最高纪录。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风向标的香港苏富比,在如此重要的为40周年庆生的夜场改变策略,从以往主打张大千、齐白石的中国书画转到押宝现当代艺术品,是否反映了他们对市场趋势的一种解读,当晚的骄人佳绩是否立即印证了这种分析呢?这背后进驻香港40年的苏富比对中国市场动向又有什么样的分析呢?
2006年春季纽约苏富比举办第一次“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拍卖,成交额1322.89万美元,成交率高达90%。张晓刚的作品《血缘系列:同志NO.120》以近百万美元的高价拔得“头筹”,创中国当代艺术家全球拍卖历史最高纪录,徐冰、张洹、王广义、刘小东、陈逸飞、方力钧的作品也创出个人作品拍卖的历史最高价,从此纽约苏富比成了国际当代艺术品市场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市场行情的风向标。其实,这场拍卖的意义远远大于这些成交数字,更是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代表的亚洲当代艺术被以一个整体板块放入到国际当代艺术市场的一次大胆测试,可能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价值体系是否能被树立,其次,这个价值体系是否能被市场认可并接受。
这场拍卖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品的高价纪录不断刷新,在纽约、在伦敦、在香港,三、四百万美元的个人新纪录不断出现。这些市场神话在中国国内“涉市不深”的人们中造成一个错觉——中国当代艺术品价值及信心是国际化的。很短的时间,他们和同样被神话打动的国际华人买家一起把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收藏推向了至高点,于是更多的天价出现。
然而,对市场客观状况判断最为理性和冷静的恐怕还是纽约苏富比,2008年秋季是他们最后一次举办亚洲当代艺术的专场拍卖,持续了2年半的测试宣告终止,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从2004年香港苏富比出发历时4年转了一圈又回到了香港,香港苏富比接棒纽约继续执掌着这个板块的市场风向标。这次业务调整其背后的意义也许代表了他们测试的两个方面的市场分析结果,首先,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价值体系没能在西方市场树立起来,西方购买所占市场份额很小。其次,这个价值体系似乎被华人市场认可并接受,但是2004年前中国当代艺术品本身在世界华人范围内20年里并没有受到认识更谈不上重视,他们认可的这个价值体系之下的市场可持续性势必被画上问号了。
但是板块中心的迁移并没有引起华人市场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相信了前面市场神话的人们,他们宁愿相信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这次业务调整。
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5年了,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下滑也持续5年了。5年中国当代艺术界新人倍增,不断成长,但是市场依然没有什么起色。如果5年前纽约苏富比的测试成立,也就是说对中国当代艺术整体价值体系的质疑导致了市场的下滑至今,那么这个质疑也会包括对当代艺术未来发展是否后继有人的长期观察中。
无疑10月5日香港苏富比夜场的结果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市场信心,但是在为亚洲当代艺术迈入亿元大关而兴奋的时候,中国当代艺术整体价值体系该如何认识和判断,价值体系的构成标准是什么,是否值得追问呢?收藏家需要追问,市场需要追问,不以市场标准为标准的美术馆收藏更需要追问,美术馆的收藏不就是在以收藏建构一个价值体系吗?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