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沉香才值得收藏 雕件具有独特审美特性
2013-11-19 08:38:41 未知
沉香
关于香,民间自古有“沉檀龙麝”的说法,“沉”说的就是沉香。从唐代开始,中国香文化已发展成熟。宋代之后,香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所谓“闻香品茗,挂画插花”。
香,这种既有实用价值又极富美感的文化,一直温润着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但自清代中期后却沉寂了。
2006年,从台湾传过来的玩香风潮开始在苏杭兴起,随后传入更多城市,随着香道文化的复兴,沉香以其稀缺性、较高的欣赏、收藏和药用价值,以及浓郁的文化气息,渐渐成为收藏界的新贵。
天然沉香是自然界意外收获
天然沉香自古价格不菲,在宋代,上好的沉香是“一两沉香一两金”,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海南沉香的描述是“一片万钱”。百年沉香,千年奇楠,沉香的稀缺是因为它的形成是自然界的“意外”和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是经过动物咬和外力的创伤、以及认为砍伤和蛇虫蚂蚁等侵蚀,这些创伤会让它产生伤口,但伤口肯定不会那么快就愈合的,伤口会被微生物等感染,再加上外部湿热的环境,使伤口腐蚀被真菌侵入寄生,在菌体的作用下,使木薄壁细胞储存的淀粉产生一系列变化,慢慢的就成了沉香也有油脂等级分法沉香油脂,之后创伤口形 成膏状结块,伤口慢慢愈合新的木覆盖上去就会成为树脂的木,慢慢的,在自然条件下和长时间的沉淀形成沉香。
据专家介绍,樟树科、橄榄科、大戟科、瑞香科是能结成沉香的树木。以产地划分,常见的有国产沉香(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惠安系沉香(主要来自越 南)、星洲系沉香(主要来自印尼)。当沉香树遭遇雷击、风害、虫害、自然病变时,树木本身分泌的树脂结合多种细菌的共同作用令伤口结痂,经过数十年甚至数 百年天然环境的影响而结成沉香。
沉香种类很多,即使在同一树结成,也往往因品质的不同而分类不同。其中,常见的有生结、虫结等。生结是树木还在生长时从树心结出的香;虫结则是因蚁虫吃咬树身受伤而结成的香。
高品质沉香需要经过几十年、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形成,尤其是奇楠。奇楠是沉香感染特殊菌种后结出来的特殊品种,等级更高,产量更少,是沉香中的极品。
沉香
沉水是等级判断的关键
对于沉香的分级,初入门者可从香体、香气、老嫩三方面来入手,“新手从分类、分级明确的沉香品 种学起,事半功倍。因为从一般正常人的嗅觉敏感性和记忆力来说,只要多接触几次正品正香,并有心记忆,今后就大概能以此作为沉香品级和价格的标杆。一来二 去,久而久之,自成"高手"。”
目前市面上的沉香价格高低不一,只有药用标准,沉香收藏是以含油量(树脂含量)及是否沉水 为重要指标:“白木也可以算沉香,但一点含油量都没有。含油率在25%以上的就能沉到水里了,含油量是越高越好,有一个分水岭的指标是:沉水,这是等级判 断的关键。可以沉水,价格马上就上去了。以标准的沉香手串为例,直径1.6厘米的14粒珠子达到30.5克就可以沉水了,也就是说,这样的沉香珠就具有收 藏价值了。如果高端的材料再经过雕琢,成为摆件后就更有收藏和投资价值。”
随着沉香收藏的兴起,市场关注度也在上升,从2007年开始升温,价格一路上扬,周天明介绍,“高品级沉香价格每年的涨幅都在30%左右,最近几年,拍卖市场上,沉香的价格也一路飙升。”
业内人士认为,沉香价格暴涨与升值潜力与其稀缺性密切相关,天然好沉香的产量是很低的。
藏家目前值得收藏和投资的天然沉香主要有几类:第一是奇楠香,第二是沉水香,第三类是高品级实心原材,第四类是有自然成型的满油摆件。其中,能成材、做成工艺品的更适合收藏,升值空间也更大。
目前国内大力推广沉香种植,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沉香市场的需求,但在周天明看来,人工沉香无论在香味还是外形上都无法与天然沉香媲美,从投资和收藏的角度,他认为天然沉香仍是首选。
作为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收藏种类,周天明指出,承载沉香升值空间的,除了它的实用价值外,更因为它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中端玩家则是以每克百元左右的价格比较适宜,因沉香很轻,一个香篆只用几毫克,好香料不建议烧,而是用隔火炙的方法。
沉香雕件
藏香以品位为先
玩香风潮在近年的兴起,除了因为国人生活富裕、安逸等客观条件外,最重要的还是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健康养生、闲适雅玩、性灵修行等各种元素,恰好针对了时人的弊病,应了当世的需要。
沉香的名贵既在其稀缺性,也在于它所蕴含的丰富的药用、养生和文化价值。
传统中医认为,沉香辛香温通,温而不燥,能行气止痛,纳气平喘、温中止呕。
专家介绍,沉香在药理上的多种作用也为现代研究所证明,如日本知名良药“救心”中就曾经含有沉香成分,只是随着沉香价格日益上涨,今年的“救心”中已经不见沉香。
中国香文化源远流长,除了宫廷贵族、文人雅士的行香,还有民间日常、床头案上之用香。品香静心,一直是中国人生活中一件既高雅又日常的事。
沉香雕件
沉香雕刻独特审美特性
伴随香文化的繁盛,在焚香的同时,慢慢延生出利用沉香进行雕刻的艺术创造。在隋唐时期,沉香被皇室贵族大量地使用到建筑与 家具 的装饰上,沉香亭、沉香阁、沉香柱、沉香床等大件构造之上都会进行专门的雕饰,也有如沉香山子等小件的雕刻出现。到 明清 之 际,沉香雕刻在皇室贡品中得到较大的发展。此时沉香产量开始萎缩,致使文房器物等小件的沉香雕刻得到重视,沉香山子、笔筒、臂搁、笔洗、笔架等器物上大多 施以雕刻。除此之外,还出现了独立的雕刻样式,尤其是人物与动物圆雕,大为发展。沉香雕刻作为一种体现精神文化的艺术形式,其独特的香味、天成的纹理、坚 硬的质地等,为其成为顶级雕刻良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门雕刻艺术形式正在从传统创作艺术中演化得更加细致化、艺术化,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雕刻艺术语言。
由 于沉香资源的稀有,所以沉香雕刻更是弥足珍贵。在沉香雕刻中,创作者首先要考虑原材料的保护问题,其次才是考虑施艺空间的拓展问题。我们知道,一件沉香在 雕刻之前已经由自然力形成各种不同的形状,而这些大的形体在雕刻中不能像其他木雕一样具有很大的取舍余地,因此沉香雕刻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随形就势,根 据每一件沉香的形体特征,施以雕饰。面对一件沉香原材料,创作者需要整体研究,把沉香原有形体的所有潜质激发出来,找到可以入手的途径与可能,在其自然形 态中融入人为的思考与痕迹。在面对每一块不同的沉香时,创作者需要确定最恰当的题材构思和雕刻手法,使创作出来的沉香作品具有原始的韵味,又赋予人文的情 趣,借助沉香形状、颜色等的不同,创造出新的前所未有的艺境与创作方法。作为创作者,常常用丰富的思维来架构作品的场景、画面,随势而为。似乎雕刻于无 形,却闪现出沉香雕刻艺术思维上的广度和深度,产生一种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在细节方面,沉香雕刻以生长状态、油结大小、香质硬软、花纹肌理等要素为基点,充分考虑沉香的自然因素,利用其原有形态,通过巧妙构思进行延伸的创作,来发展沉香的“随形之美”,引导沉香原有的形体符合创作者的意念,进而传递给广大的观赏者。
现 今,沉香雕刻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在香文化的回归大潮中,沉香由于其尊贵的身价备受瞩目,其中的沉香雕刻更因增加了艺术附加值受到追捧。经过雕 刻,赋予沉香更多的人文特征与艺术美感,同时也拉近了人与沉香的距离。而近些年,由于东南亚沉香的原料供给,沉香开始进入高端收藏市场,沉香雕刻也有更多 机会出现在公共视野之中。由于雕刻者将其个人的艺术创造力施展在沉香之上,沉香雕刻也逐步进入艺术品的行列,由此更具审美性,观其形、闻其味,成为大众品 读观赏的对象。
沉香手串
真假沉香简单鉴别法
鉴别真假沉香法的四个步骤:
一看。即材料在手,要先看它的纹路(即油线)是否清晰,色泽是否雷同。因天然沉香色泽不可能均衡雷同,含油量分布不可能处处一样。
二摸。用手揉擦沉香的表面,若是泡黑油的假沉香表面会有油粘感,或是具有特别干燥的感觉,天然沉香是不存在这种现象的。再衡量其重量,看其含油量与实际重量是否成正比,含油越高重量越重,反之则重量越轻。
三闻。假沉香绝大多数是用鳄鱼木汁或化学香精,用工业酒精以压、榨、灌、蒸等方法加工而成,因此味道特别浑浊刺鼻,极其难闻。而天然沉香淡淡的清香让人越闻越想闻。
四烧。经过以上三个步骤还无法辨别真假的话,可用明火直烧的方法去闻其味道,或取其小片用电熏香炉直接熏闻,真假即分。这是辨别真假沉香最直接最简单及有效的方法。
(责任编辑:刘元)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