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何光锐:品石哲学与相石传统

2013-11-19 09:14:01 何光锐

----寿山石文化的两个核心层面

  “材美而坚,工朴而妍”,对工艺美术而言,材质之美感与制作之雅致,乃互为依托、相得益彰的一对关系。

  美国哲学家桑塔耶纳在《美感》一书中强调了材料的审美价值,并将其视为形式审美效果的基础。他有这样一句名言:“假如雅典娜的巴特农神殿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金子制成,星星没有火光,它们将是平淡无力的东西。”

  纵观中国的工艺美术史,从漆艺、铜器、家具、陶瓷,到竹、木、牙、角、玉、石雕刻,对材料本身美感的发现与挖掘,以及“因材施艺”之精神,更是一条贯穿所有工艺门类的重要线索。即便在“纯美术”领域,“澄心堂纸”、“李廷圭墨”也是书画家们梦寐以求的奇珍异宝。

  寿山石是一个底蕴深厚的文化载体。除了与篆刻艺术的渊源外,围绕材质美感而展开的赏鉴传统,与依托材质特点而形成的雕刻传统,所谓“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粹”,成为寿山石文化的两个核心层面。

  与文化精神相承相通的品石哲学

  “晶不如冻”,是寿山石品鉴传统中的一个说法。从这简单的四个字,可以看出寿山石的材质审美已经达到一个高级微妙的层次,乃至与中国的文化精神相承相通。

  “晶”与“冻”的分野在于透明度,微透明或半透明者为“冻”,透明感极强者为“晶”。透明感本为宝石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中国人讲求的是“似透非透”、含蓄内敛的中庸之美,味之不厌、常看常新的持久魅力。老子《道德经》云:“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很显然,“晶不如冻”的品评旨趣,是对“光而不耀”的最佳诠释。

  又比如,田黄“六德”中的“温”、“润”,以及芙蓉之“雍容”,善伯之“朴实”,都成之“灵捷”,旗降之“刚健”等等,实际上将寿山石的审美品鉴上升到人格化的境界。

  寿山石的另一可爱之处,在于她的可供把玩,在于她的那种“亲和力”。

  “把玩文化”是中国人所特有的,将视觉与触觉结合起来的消闲传统。“把玩文化”作用于人的感官,单纯而实在。就调节情绪、慰藉心神来说,比其他艺术形式来更得直接。

  寿山石乃“天赐瑰宝”,兼具美色与美质,而在雕刻上亦强调古朴圆浑,往往保留大面积的光面,以体现其细腻脂润之手感,令望之欣然,抚之怡然,因而魅力不衰,久而愈醇。

  腾挪在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循石造型”

  关于寿山石雕,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她是最自由的雕刻艺术,一种则认为她是最受束缚、最不自由的雕刻艺术。

  元、明之际,文人书画家以青田、寿山等“花乳石”刻印,引起篆刻史上最关键的材质更新,从此进入“石章时代”。看似偶然的机缘,其背后却有着必然性,这必然性就在于“花乳石”的“柔而易攻”。石软则能受刀,从而让艺术家能够得于心而应于手,能够顺畅地表达情感。所以,明清流派印与战国古玺秦汉印的最大区别,就是摆脱了工艺制作,从而突破了对情感表达的限制。

  寿山石的摩氏硬度在2-3度之间,有位艺人说,寿山石的材质特点,“介于玉与纸张之间”。除了硬度适中外,与竹木牙角等有机材料相比,又由于没有纤维方向,颗粒细密而均匀,可以说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一种最好的雕刻材料。与“纸张”相提并论,指的是篆刻家和雕刻家可以在石头上以刀代笔,用刀如笔,自由地挥运线条,表达情感,营造意境。

  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寿山石雕积累了独特而丰富的雕刻技法,精微之处,耐人寻味。运用腕指之力,足以刻划物象的形质神韵,一刀一鑿间随心所欲,变幻无穷。

  从另一个角度看,寿山石雕却犹如“戴着镣栲的舞蹈”,是一门最不自由的艺术。“俏色巧雕”是寿山石雕的重要传统,即利用石头的天然色彩、质地和纹理,随色依纹,巧施雕工,使作品有如天然生成。这种“察颜观色”、“循石造型”的要求,给寿山石雕的创意设计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艺人根据石料的特点进行构思,选择最恰当的题材、造型和技法,行话谓之“相石”。所谓“一相抵九工”,相石功力是一个艺人经验、智慧与想象力的集中反映。

  每一块寿山石都是有灵性的,因而是有自己的“生命”和“语言”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件成功的寿山石雕作品,乃创造精神与自然对象之和谐沟通,呈现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