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观点】顾丞峰:数字时代,网络批评是主战场

2013-11-20 15:18:08 何妍婷

顾丞峰

  雅昌艺术网讯 2013年11月20日上午九时,在深圳东湖宾馆召开了以“数字时代的艺术批评”为主题的第六届深圳美术馆论坛。论坛主题源自当今的数字技术深深地影响了当代艺术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影响了作品的呈现方式和作用方式;就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数字技术的运用,以及它所带来的艺术观念、艺术语言、批评方式的变化已经显而易见,而我们对它们相互关系的研究又是如此之少。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顾承峰以个案为切入点,围绕数字时代的网络批评展开讨论。

  在他看来,研究网络批评,必须从具体的争议中,发现其所具的特点。他以自身的经验出发,谈到在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的行为艺术——清洗行为过程,以及他引起的美术批评,在艺术国际网站,顾丞峰出了综合的分析,而针对该事件的文章和跟贴以及各方面的言论都记录了下来。

  据此,他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分析的切入点,用以印证网络批评的特点:便捷性、交互性、平民性、碎片性和随意性。他提议,批评家以后应该更多地做个案的工作,把批评的变化通过具体的实例真实地反映出来,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印象中。

  在艺术国际网上呈现了中国美术批评界关于此次威尼斯行为独一无二的完整及相对准确的反映。相较而言,平面媒体更多地以一个报道的方式呈现。在网络媒体上迅速地把它展现出来,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在传统的平面媒体上,如果能够做到这样的深入,那需要耗时相当长的时间。我认为它是有深入和有推进的。”顾丞峰说道。

  从该案例入手,他进一步探讨和展望,认为网络媒体这种批评方式很有可能成为今后美术批评的一种主要方式。并不是意味着只看网络媒体,而是因为具有上述的五个特点,而原来的平面媒体所呈现出的批评,在这五个方面都不是其对手。对于为什么网络批评有可能成为主要阵地?他提到网络批评的web1.0、web2.0和wed3.0时代,1.0时代就是超文本的互相连接,即传统媒体上的文章发表了,只能是我写的你看,但在网络上可以互相链接,一点就跳到另外一个网站上,这是超级链接的功能;2.0时代里,可以有大量的跟帖,“有时跟贴甚至可以反客为主,把问题推进”;wed3.0指自媒体时代。

  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他认为当代美术批评是有新的方式,是以后的主战场,作为美术批评家不可以忽视该板块。“我本人也非常注意,我可能作为一个潜水者,必要的时候跳出来,但这个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战场。”顾丞峰说道。

(责任编辑:何妍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