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家眼中的“艺术这盘菜”

2013-11-25 13:56:12 刘倩

--罗中立奖学金观察之一

  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众多青年艺术家展览和评选之中,“罗中立奖学金”虽在西南,却成为一路走来持续在坚持学术标准的国内重要青年艺术家奖项。从2006年重新启动以来,罗中立奖学金先后支持了国内40位至今依然活跃在当代艺术创作前沿的青年艺术家。回望八年来的毕业生评选,严谨的评选机制和学术的评委邀请成为奖学金评选的重要保障。2013年,罗中立奖学金终评评委的选择更加走向国际化,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邀请了包括收藏家乌里·希克、香港M+美术馆高级策展人皮力、当代艺术家徐累、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等四位评委共同担任本届罗中立奖学金的终评评委。让拥有不同身份的艺术家、藏家和美术馆策展人以他们专业而又不同的“眼光”选择艺术的未来可能性,也用他们的“眼光”来告知青年艺术家该如何坚持艺术。

  担任本届罗中立奖学金终评评委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徐累对于当代艺术产业链打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我们是一盘菜,可能我和在座未来要成为艺术家的同学一样,你是一个胡萝卜、我是一个番茄,他是一个生菜,收藏家采购了这些青菜交给餐馆,而餐馆的厨子则是策展人,餐馆就是美术馆,他们会做菜,并选择如何用盘子去盛菜。”于是,这就成为整个艺术从创作进入市场再进入美术馆收藏的一段标准链条,青年艺术家则是这盘菜中最新鲜的那份原料。

  但在这个青年艺术家刚刚迈入社会的阶段就被各类资本所迷惑并掌控的时代,青年艺术家所看到和感受到的艺术行业和市场并不纯粹。仇浩然先生赞助罗中立奖学金以来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拒绝商业”,他内心对艺术的敬畏就让罗中立奖学金多年来将这种“不纯粹”拒之门外。

  所以在罗奖的评选机制上,每年终评评委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仇浩然说是不希望让学生猜到做哪类作品可以获奖,“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句自己想说的话,希望他们能够用作品去说出自己的那句话。”代表着不同身份的评委们面对青年艺术家所“想说的话”,都会以各自的“眼光”去筛选作品,而且每位评委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徐累介绍罗中立奖学金的评选过程:“有的作品是能够进入多位评委的视野内,这也是我们共同的选择,所以相对集中的票数就直接过关,而又的票数并不是太集中,就呈现出了评委们喜欢不同作品不同的选择理由,每个人都会去陈述自己的选择理由,我们有争论、有讨论,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对于传统意义的架上绘画,评判标准多以艺术语言和内容表达为主,但随着青年艺术创作越来越自由化的表达方式,很难以传统标准去评判一件作品,从而担任评委的每位嘉宾针对同样的作品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去思考作品的观念表达,去看待作品如何在个人和社会之间进行连接。

  徐累介绍,自己作为艺术家的眼光,就和作为收藏家的希克先生有在选择艺术作品时就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关注点:希克所关注的是作品的未来性,而自己则更关注作品的完成度和准确度。徐累介绍他观看作品的角度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观众,而且是有一定艺术经验的观众来看这个作品,一件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是否准确,自己能否捕捉到他所要表达的含义,“有的艺术家有很磅礴的想象,有庞大的想象力,但是他可能不一定在某一点上有特别聚焦的能力”。所以在当代艺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不同的主体之间在选择艺术品时存在诸多差异。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