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北京苏富比:相对本土化的拍卖行

2013-12-02 13:58:56 王歌

  苏富比(北京)首场秋拍于北京时间12月1日下午14点在国际贸易中心正式拉开了帷幕。最终成交率达79.4%,总成交额近2.27亿元人民币,其间有六个艺术家的拍卖纪录被刷新。拍卖结束后,苏富比亚洲区执行总裁程寿康十分兴奋地表示:“这次保税拍卖的实验非常成功,保税拍卖确实能够给我们带来全世界买家!今天参与竞投者很多都是海外的买家。”

  这是苏富比(北京)落地后的第三场拍卖。前两场拍卖,一是在揭牌仪式不久后象征意义的首拍。再者是今年9月8日的慈善拍卖会。 艺术圈里的人往往很难将苏富比、佳士得区分开,更令市场人士关注的无疑是两大国际拍卖行实打实地在内地举槌。就在今年9月,佳士得上海刚刚落下了第一槌。随后苏富比即将上演的拍卖很值得期待。也许两家拍卖行无论从业界知名度、市场战略上都有太多相似之处,然而两家国际拍卖行进驻大陆的做派或许略有不同,苏富比亚洲区执行总裁程寿康在接受雅昌记者采访中常提起: “我们是一家相对本土化的拍卖行。”言语中更能透露出苏富比更希望比较深层次地融入中国大陆的意愿。

  9月份,佳士得(上海)的首拍让人记忆犹新,上拍仅有43件拍品,却囊括洋酒、珠宝、中国当代艺术、西方大师作品等多个板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将西方大师毕加索、莫兰迪的作品搬上了拍场。佳士得所有作品均来自海外征集。且佳士得在上海尚未组织专家及管理团队,暂时全靠香港佳士得及全球团队的支援。然苏富比(北京)团队的建设已经有了雏形,其中包括负责征集的专家。本次艺术周虽然也带来了西方艺术和珠宝的私人洽购展,但是在拍卖的试水上还是相对谨慎,仅仅是二十世纪及中国当代艺术版块。虽然仍是做保税拍卖,但是140多件拍品却是以国内征集为主,海外来的拍品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件。

  程寿康一直强调:“这是第一次在内地做大型拍卖,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税务、物流、进出口方面的法规都需要熟悉,每个艺术门类的相关法规亦有差异。所以需要一步步学习,从而拓展更多门类。”翻看此次苏富比的拍卖图录,如果忽略苏富比的logo,你或许认为这是一家内地的拍卖行。可见其在拍品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了中国藏家的艺术品位。而最后拍卖的结果也证明无论是抽象还是写实均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佣金上,佳士得(上海)直接沿用了全球通行的阶梯制度。而苏富比(北京)则将佣金定位在18%。温桂华(苏富比北京执行董事)告诉雅昌艺术网,这主要就是考虑到内地的客人可能会不习惯海外的阶梯制度。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