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北京苏富比拍卖:赵无极在内地

2013-12-02 13:59:37 王歌

  苏富比(北京)首场秋拍于北京时间12月1日下午14点在国际贸易中心正式拉开了帷幕。最终成交率达79.4%,总成交额近2.27亿元人民币,其间有六个艺术家的拍卖纪录被刷新。拍卖结束后,苏富比亚洲区执行总裁程寿康十分兴奋地表示:“这次保税拍卖的实验非常成功,保税拍卖确实能够给我们带来全世界买家!今天参与竞投者很多都是海外的买家。”

  苏富比(北京)本次秋拍共分为四个主题:“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新潮:中国社会转型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以及“中国当代水墨”,共有逾140件拍品。未及开场拍卖厅已经人头攒动,能看到一些来自香港的熟悉面孔,大陆的买家显然呈压倒优势。

  此次参拍的艺术品中,最大的亮点当属赵无极创作于1958年的经典作品《抽象》。早在拍卖之前这幅作品就已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幅作品来自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的珍藏。该作品首次在拍场上亮相,估价在3500万元至4500万元之间。这幅画作从古老甲骨文获取灵感,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吉祥的红、黑两色作主基调,画面构图张力十足。起拍不久,在场内几位买家的竞争之下,画作迅速被抬升至7600万元高价并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达到8968万元。刷新了前不久刚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 15.01.82(三联作)所取得6725万元的纪录。买家为中国内地的客人。由于这件作品征集自海外,也就是说如果这件作品要拿回国,还要再加23%的关税,那么它的身价就过亿了。

  近来,赵无极的“甲骨文系列”在拍场屡有上佳表现,上周刚落槌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中,同系列的《北风》以4940万港元成交。进入九十年代,赵无极达到艺术技法炉火纯青境地之后,又回归到之前被丢弃的具体意象,在形象的若隐若现中实现自由精神。赵无极九十年代的画作,在市场流通中非常少见。或许这也是这幅画作在今晚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

  据数据统计,近几年赵无极的价位逐节攀高,但无论是从成交额还是成交量考量,其主要市场均集中在港台地区,约占70%以上。或许随着两家国际拍卖行进驻大陆之后,将来有望打破这一局面。然而今晚并非所有赵无极的画作都那么好运,当人们还在欣喜赵无极的纪录被刷新之时,他的另一画作《25.2.2001》因未达底价而流标。

  赵无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二级市场,支撑赵无极早期价格的买家以海外华人、台湾买家为主。赵无极开始为中国大陆所知,进入到国人视野,台湾艺术从业者功不可没。根据雅昌市场监测中心统计,2000至2011年间,就拍卖地域而言,赵无极早已实现了全球化、多元化。以送拍作品的数量作为分类标准的话,法国位居首位,高达41.03%的。香港居次席,美国列第三。以交易金额的多少作为标准,香港居首,56.17%的交易额在那里产生;其次是台湾,占14.93%;送拍数量最多的法国,仅在第三位12.92%。赵无极进入内地市场可以从2011年算起,仅两三年的时间这一数据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3年11月19日,上拍数量反映出,港台占到了近70%,内地约28%,而海外则不足2%。以成交额计,港台地区高达89.5%,而海外还不足1%。所以,如今业内人士分析,赵无极及其他二十世纪重要大师的画作已主要集中在华人手中,已不存在回流一说了。将来也只有可能是从港台往内地流动。确实,如今赵无极的最高纪录已然诞生在北京,随着国际拍卖行进驻内地的步伐,或许会给内地的二十世纪艺术市场带来更多的起色。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