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蕉•虑”张友宪作品亮相南京先锋当代艺术中心

2013-12-03 22:13:46 未知

 

艺术家张友宪

  张友宪,著名中国画家,1954年生于南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美术学院院长,南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1982年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人、山、花三科均有突出成就,作品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也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

张友宪的“蕉” 虑 

  《蕉•虑——张友宪艺术展》集中展示了张友宪教授近期创作的芭蕉系列水墨作品。芭蕉是张友宪先生非常钟爱的创作对象。从艺几十年来,张友宪的创作视域很宽,他在山水、人物和花鸟等画科中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芭蕉的形象却是一直能够唤起他创作激情的题材。通过张友宪不同时期创作的芭蕉作品,我们很容易看出他在各个阶段的艺术思考和风格倾向。可以说,张友宪在画芭蕉的同时,也是在画人,或者说,他其实是把芭蕉当作人来理解的。

  芭蕉尽管是一种在自然界中生长的普通植物,但是在中国绘画史中,却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属性。自从王维留下了《雪中芭蕉》的谜团之后,芭蕉的形象便在中国画家的心目中具有了重要的象征意味,芭蕉也成为后世历代文人画家争相寄情的描摹对象。王维的《雪中芭蕉》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但他为后世中国绘画的发展,确立了一条文人画的传统。借物抒情、心相摹写成为中国绘画一千多年以来的努力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说,芭蕉其实可以被看作是中国绘画、特别是中国文人画的人文初祖。

《红了芭蕉》   2013年 360×435cm   纸本水墨 张友宪

《满中庭》   2013年 360×1160cm  纸本水墨 张友宪

  当然,在文学作品中,芭蕉的形象就更加丰富了。中国历代吟咏芭蕉的诗词文章不胜枚举,杜牧的“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的故乡梦。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李清照的“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史中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中国人千百年来以蕉入画、以蕉入诗,为芭蕉注入了丰富多彩的象征意味。这一切,使芭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生物存在,而成为一种具有特殊审美情节和充满人文色彩的自然精灵。

  芭蕉植株高大,叶阔如盖,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粗犷潇洒的感觉。芭蕉的叶脉纹理清晰,舒卷之间自然的流露出强烈的形式美感。芭蕉的生长姿态万千,不同时节、不同时间的芭蕉,具有不同的生长形态。这为艺术家从形式语言的角度多方位的表现芭蕉,探索艺术形式语言的视觉美感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张友宪先生近期创作的这一批水墨芭蕉,除了延续原有的从性灵上捕捉芭蕉生命体态和发掘其文化属性的意图之外,似乎还有了一种更为纯粹的形式语言探索的考虑。

《丛从生2》   2008  240X120cm  纸本水墨 张友宪

《风雨怨秋》 1992    240X120cm   纸本水墨 张友宪

  张友宪的这批作品大部分尺幅巨大,他对芭蕉的形象不是从细节上进行表现,而是主要从整体上进行了观照。芭蕉的形象在画面上主要承载了艺术家谋篇布局的构图考量和笔墨铺施的节奏、力度和态势。在画面的处理上,应该说艺术家更多的是从芭蕉所提供的形式美感出发的,而不是可以在芭蕉的形象感觉传达上。因此,艺术家的捉笔落墨之处,给人的感觉主要考虑的是画面在点、线、面等形式语言上的律动与和谐。纪念碑性的尺幅选择,也是为了竟可能的释放出芭蕉的形象所赋予的视觉张力。

  如果我们不考虑由中国画笔墨语言的自身文化属性所决定的审美倾向性,仅是单纯从形式语言角度上来观照张友宪的这批水墨芭蕉,我们会发现,这里的画面立刻凸显出强烈的黑与白和点线面的形式构成感。这倒让我们很自然的想到美国画家弗朗兹·克莱因(Franz Kline)的作品。无论后者的抽象作品是不是受到中国书法语言的影响,他的画面为我们在这里多样性的理解张友宪画面中的形式语言提供一种新的诠释可能。我们在这里看到的这批作品虽然尺幅巨大,但大多也是张友宪先生的实景写生之作,有的作品甚至是将画纸铺在地上,艺术家直接在画面中如舞蹈般的绘就的。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芭蕉的形像已经内化在艺术家的心目中了,而创作行为本身是其发力的重点。就如波洛克的行动绘画,画面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创作的过程和行为本身。

有限的焦虑

  从张友宪近期完成的这批芭蕉中,我们似乎感受到艺术家突破既有艺术语言拘囿的努力和尝试。当然,作为浸淫笔墨世界几十年的成熟艺术家,这种尝试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我们大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多元化的解读他的芭蕉,而这种解读,即使会令他不安或者是他焦虑,那也是非常有限的。

 

《秋风夜雨伴》   1993年 300×290cm   纸本水墨 张友宪

《心上秋》  1993    240X120cm  纸本水墨 张友宪

《点滴霖霪》   2013年 360×435cm 纸本水墨 张友宪

《蓼彼蕉斯》   2013年 360×580cm  纸本水墨 张友宪

张友宪芭蕉作品的收藏空间

  芭蕉是张友宪非常成熟的创作题材。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便以芭蕉名世。他的芭蕉一直以来都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深得各界藏家的喜爱。著名前辈画家程十发先生也曾经对张友宪的芭蕉大加称道,赞其“友宪画蕉,六法精粹”。

  张友宪先生年届仗乡,经过几十年的笔墨浸淫和艺术修炼,正处艺术功力炉火纯青的创作阶段,可以说,他在这一时期完成作品,多是非常成熟的精品力作,最能体现艺术家的风格特点,因此深具收藏价值。由于芭蕉自身良好的文化寓意和审美特性,艺术家此类题材的作品还有着更为广泛的市场适应性。

(责任编辑:郭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