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洋:信息逻辑的革新
2013-12-04 17:06:59 未知
时至今日谷歌发布Art Project已近两年之久,UCCA作为中国大陆地区首家参与此项目的机构,在项目创始人Amit Sood访京之际,我被邀请参加分享座谈会。席间有观众问到:“作为一家中国机构,加入此项目的动力源于何处?”我想除了在宣传推广上显而易见的益处以外,Art Project带来的阅读方式上的革命以及其引发的多种可能性或许是更为需要关注的问题。
今天的科技使得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的数据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分类删选,并发展成为信息。随后信息经过人脑的处理,则有可能进而演变为新的知识。在“数据-信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和计算机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工作,并且将他们自身的知识范围和趣味以专业化处理的名义渗透于这些信息体:比如报纸编辑所制作的新闻专题,美术馆所策划的艺术展览,还是商场采购部门挑选的时髦服装等等。换而言之同样的数据经过不同专业人士的加工,会形成迥然不同的信息点。 而在下一阶段中,阅读和思考是生产知识的两个基本因素,当阅读方式发展成为了习惯后,便会修正无意识层面的思考路径。对于观众而言,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已经很难得到机会或产生兴趣去整理枯燥的数据为信息。 因此,观众的阅读和思考,在从一开始便建立在他者所设定的信息逻辑、导向和趣味上。
基于艺术领域的知识生产,大多时我们的阅读半径也局限在有着主题思路的展览或带有著者倾向的评论文章中。好奇于这些信息背后的客观和真实,驱使我们去分析策展人和作者的思维惯性,这就要求艺术工作者和有兴趣的观众需要穿越信息,去寻找未经处理的数据原貌。现实中能看到大宗艺术数据(不是大数据)的机会并不是太多,近年主要集中在现当代艺术品交易展会和主题愈发空泛化的双年展中。然而体验这两类活动对观众的精力和时间要求较高,同时依然会将观众的兴趣导向其他的局限逻辑中。
谷歌或者说互联网的现实意义之一便是将这些信息解构平铺为原材料数据。但在浩瀚的大数据面前,个体观众往往无从下手,而Art Project通过目前合作的超过300家口碑相对整齐的专业艺术机构已经将大数据提炼为大宗有效数据。在此基础上,用户通过Art Project提供的技术手段能够将数据便利地按照自己需求进行重组,拓展了信息来源在分类学上的可能性。 虽然在Art Project之前也有艺术网站做过类似尝试,但一方面出于运营压力很难将数据完全免费开放于公众,另一方面区域性网站由于自身规模所限也无法和谷歌在全球范围的号召力去做类比。
Art Project鼓励合作机构上传十亿像素级别的高清图片,虽然对于众多所谓当代艺术作品而言我们更多感兴趣的是作品背后的观念,然而当我们能够细细观看那些以笔触和构图见长的经典绘画作品时,电子平台较之参观实体美术馆的优势便即刻彰显。以梵高的《星夜》为例,将局部放大20倍后去欣赏横向流淌的颜料和纵向裂纹间的交汇,凝视画布每一寸都仿若天人合一的构图,这种体验在实体MoMA展厅的摩肩接踵中几乎无法实现。
在知识生产的功能上,Art Project的发展和探索已经触发到了一种新式的美术馆形态。但我们也不必担忧于网络艺术品平台的蔓延会影响到观众参观实体艺术空间的热情。观众走入艺术空间得到的体验并不仅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品和作品间,和空间之间,以及和观众之间的在场关系。在当下以至未来,网络的信息分享和线下体验正在以互补的姿态并行为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提供美学赏鉴的平台,这也是互联网技术去寻找和实现其自身完整文化价值的必然使命之一。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