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张印泉代表作《力挽狂澜》
2013-12-06 09:53:17 未知
张印泉的代表作《力挽狂澜》
“集锦摄影——郎静山、力挽狂澜——张印泉”, 每当朗读到《老摄影家四字经》里面的经典词句,张印泉的代表作“力挽狂澜”,就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起伏跌宕的江面、剧烈晃动的小船、久经风浪的船夫以及龙飞凤舞的船缆,这一切所组成的画面,让人过目难忘。20世纪30年代,“南郎北张”是中国摄影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南方的郎静山把中国古典的绘画艺术与摄影相融合,摸索出集锦摄影;而北方的张印泉则从具有中国特色的写意摄影向纪实摄影转型,其转型的起因源自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九·一八事变”。
张印泉(1900——1971)自幼受家庭熏陶练习中国画,17岁时已画得象模象样,19岁又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步入北京政法大学校门的第二年(1922年),便购置了一台德制的3.5×5.5英寸的折叠式相机,一边求学,一边狂热地进行摄影实践。大学毕业之后,张印泉索性拿起相机投入到摄影创作之中,他先后到辽宁、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等地,游历了泰山、华山、黄山、庐山、莫干山等名山,拍摄了大量山川景色的作品,并投寄给天津大公报馆及上海的几家画刊,用稿费的形式贴补日常所需。
1931年秋天,张印泉在北平中山公园春明馆举办了“张印泉摄影展览会”,个人影展在国内举办尚属新奇的事,他很可能开创了国内个人影展之先。影展共展出56幅作品,其中“雪竹”、“泰岱观云”、“凫塘点雨”等作品是影展的亮点,这些作品均从中国画中汲取的营养,可以说是典型的写意摄影。展览刚结束,“九· 一八事变”就发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我国的东北,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灾难,爱国青年张印泉难以接受这一现实,思想上也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在抗日救国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张印泉开始拍摄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的作品。他曾在《张印泉摄影集》第九集的序言中写道:“现在自己的摄影格调,似乎有些变了,以前的取材完全求纯美的发挥和符合画意的结构;最近的希冀,除美的条件外,仍求‘力’的表现。”在这种创作思想的驱使下,他创作出 “前进”、“码头工人”、“力挽狂澜”等作品,这些作品有意识地彰显着力量。
“力挽狂澜”拍摄于1935年7月的一天清晨,当时湖北汉口正值汛期,江面上风大浪急,一只承接邮件的小木船逆风向江轮划来。创作途中的张印泉,正巧就在这条江轮上,他看见小木船上的船夫们齐声喊着号子,迎风破浪奋力地划呀划,他迅速登上江轮的最高层,左脚盘在轮船栏杆的立柱上,身体前倾,双手紧握莱卡相机,当小木船快要靠近江轮时,江轮上的水手将缆绳抛向小木船上的船夫,迅速地抓拍了这一动作的最高潮。
张印泉的早期作品,均带有诗的韵味和画的意境,剖析原因:一、内心积淀的传统文化和自身情趣所至。二、受刘半农摄影理论以及国内写意摄影大潮流的影响。三、为了迎合国内大众欣赏艺术品的文化口味,还有作为天津大公报馆的特邀记者,报馆编辑对于摄影作品的传统美是有严格要求的。张印泉的中期作品,则从写意摄影逐渐蜕变出来,其转折点是“九·一八事变”对他世界观的改变,他开始认识到和平年代风花雪月的作品,会让人们沉浸在所谓纯净的艺术之中,大敌当前,这些作品只能麻醉民众,唯有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才能唤醒民族;虽然自己不能深入到东北抗日前线去拍照,但手中的相机仍可以反映现实社会。张印泉的代表作,就是他内心郁闷很长时间之后,昂起头,双手弯曲靠在嘴边,憋足了一口气,面向国破家亡的现实社会,高声怒吼——“力挽狂澜”。作品展现了一幅扣人心弦的场景,风在劲吹、浪在狂涌、船在摇晃、绳在飞舞;作品还透着一股力量,风的力量、浪的力量、船的力量、人的力量,由此引申出中华民族临危不惧、奋勇抗敌的力量。
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国内的写意摄影盛行,“力挽狂澜”的问世,可以说是中国摄影发展的新起点,它承上启下,扩宽了摄影者的视野。现如今,每当我们热烈讨论纪实摄影的时候,“力挽狂澜”这幅作品是绕不过去的,因为它在中国摄影史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