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弹曼陀铃的关紫兰

2013-12-13 10:48:59 未知

  一帧关紫兰身着纱裙、怀抱曼陀铃的照片,引起了我的兴趣。这张照片是在上海王开照相馆室内布景拍摄。此时的关紫兰,新近从日本学习西洋画回国,内外兼修的美貌与艺术才华,使她一度成为上海时尚界和艺术界的宠儿,国内各大刊物竞相以整版的页面报道她的作品与时尚倩影。

  关紫兰喜欢照相,与电影明星周璇、陈燕燕、胡蝶一样,都是30年代上海王开照相馆的常客。现存的一组关紫兰身穿纱裙礼服、结着白色头花、佩戴串珠项链的艺术照,共有低眉抚琴、捏花凝神、侧影执裙等三个摆拍镜头,展现出关紫兰极富文艺的气质。

  我感兴趣的是,关紫兰在她的油画创作中,自觉地将摄影中他者的凝视观看,转换成自画像中的自我观感与自我表达。在《弹曼陀铃琴的少女》、《琴声》、《L女士像》、《秋水伊人》等自画像中,画面中女子优雅地直面观者,毫无怯弱之意。在现代主义画风的表达中,关紫兰将自己的形象作为面视公众的绘画语言,粗旷的线条、强烈的大笔触,经过剪裁的平面构图,与月份牌女性的甜俗无关,展现出的是一个前卫摩登、富于现代审美认知的新女性形象。

  如果将关紫兰怀抱曼陀铃的摆拍造型,与她在30年代初创作的油画《弹曼陀铃琴的少女》、《琴声》、《曼陀铃》等联系起来,“曼陀铃”这一元素反复出现在关紫兰的自画像与静物画中。

  “曼陀铃”于关紫兰有什么特殊含义?它是照相馆中的一件普通道具,还是画家刻意摆弄的某种象征隐喻?我们知道关紫兰在日本留学期间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理念的影响,追求艺术的革新精神。有趣的是,在30年代赴日留学的西画家中,赵兽、阳太阳等主张在中国艺术界开展狂飙现代艺术运动的画家,都曾以“曼陀铃”的元素入画。

  阳太阳1933年作油画《曼陀铃与烟突》,“曼陀铃”的寓意如现代工业文明的“烟突”一样,显然为一种现代的符号与象征物。与此同时,在西方艺术史的图像传统中,“曼陀铃”在近代特别受到立体派画家的偏爱,是一种具有多重隐喻的象征物。

  据传,“曼陀铃”由于自身能够奏出音乐,被当作艺术创造的象征,另外它的形状类似女性子宫,又被视为一种创造的隐喻。立体派画家布拉克与毕加索都画过以“曼陀铃”为主题的绘画,最为著名的是毕加索1910年创作的《弹曼陀铃的少女》,裸体的少女与曼陀铃被分解成结构体的立方色块。布拉克的静物画《曼陀铃》则以更为极端的方式被分解,仿佛碎片化的形状与不规则光影的共鸣。“曼陀铃”的物性被赋予了一种现代艺术的革新精神。

  30年代的上海滩是摩登与新潮并进的天堂,也是留法留日归来的西画家开展现代前卫艺术的实验基地,像庞熏琹、倪贻德、阳太阳、陈抱一、关紫兰等人,在上海的西画界中都自然而然地扮演着引领前卫风潮的先锋者角色。

  关紫兰在绘画中表现“曼陀铃”的图像,主要是在留日归国前后,时段集中在1929-1932年之间,正值上海以“决澜社”为标志的现代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之时。这些先锋的艺术家纷纷移植与效仿西方现代流派的风格与主义,作为自己个性与前卫身份的标榜。

  由此设想,当关紫兰穿上近乎古典的纱裙,怀抱着曼陀铃,在王开照相馆摆好姿态摄像的那一刻,她对自我形象的预设一定不会是曼妙唯美的歌女形象,相反,“弹曼陀铃琴少女”这一主题所带有的前卫与先锋的身份隐喻,是她在摆弄时尚摩登之余所热切追求与标榜的。

  当关紫兰在画面中画自己弹曼陀铃的形象时,“曼陀铃”作为乐器的物性,成为她对自己身为西画先锋者角色的确认。但是,在他者的凝视中,关紫兰的美貌,与她在自画像中对女性温婉气质的过分刻画,又终究脱离不了众人愉悦的目光。这似乎又与前卫的本质相背离。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