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新趋势
2013-12-17 09:14:10 张艳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先生
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引人关注,特别是艺术品拍卖市场,人们更是给予了密切的关注,那么,在临近年底的时候,我们如何来看今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今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出现了哪些新的前沿动态,今年秋拍各个版块分别出现哪些亮点或者趋势?如何看待今年当代艺术中的过亿天价拍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先生。
记者:今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出现了哪些新的前沿动态?
西沐:要说今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出现的最新的前沿动态,就是拍卖企业不断走向核心能力的竞争:及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服务。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些大的拍卖企业,依靠其在市场中的龙头地位,出现了众多服务异化现象:店大欺客、体外循环及工作人员的营私舞弊现象越来越常态化,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服务的水准与努力正在衰减。而另一方面,一些处于第二板块的拍卖企业依靠其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服务正在崛起。我们不怀疑,在未来2-3年内,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第一阵营的构架会发生大的逆转。因为我们看到了是谁在真正关注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服务,谁在挣快钱。
总的来讲,2013年对拍卖市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大的拍卖行本身对今年的拍卖期望值比较高,所以他们的征集工作、展览工作、客户的争取工作、维护工作各个方面都做的相当深入和细致,也就是说比较到位。所以大的拍卖行我们感到可圈可点的地方比较多,整体表现是比较积极的。
但是很多中小拍卖行,特别是小拍卖行,今年没有进行新的拍卖。即便举行了拍卖,也没有很好的业绩。在今年春拍大的环境下,中小拍卖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很大的挤压。
中国的拍卖市场,随着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参与者不断增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充分。在一个竞争相对充分的行业市场里,按照规模经济学的原理,市场会越来越走向集中。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市场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这是市场发展的规律。但是,就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来说,由于市场内需求的层次和种类差异化比较大,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情况:在市场越来越走向集中的同时,有很多有专业特色、专业优势的小的拍卖行,由于其专业能力而做到小而精,小而强,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甚至可以依托自己的核心能力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相反,那些与大公司进行同质化竞争的小企业,一定会在恶性竞争中被市场消解,在竞争的过程中慢慢地走向自生自灭。
记者:请您谈一谈,从拍卖的角度来,各个版块分别出现哪些亮点或者趋势?比如当代艺术版块、古代书画版块、近现代书画版块等。
西沐:我们经常讲,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进入价值发现阶段。对2013年来讲,尤其如此。不断走向理性的价值发现阶段,今年表现得很突出。突出的表现就是市场信心回归的谨慎与小心翼翼,以及市场热点的多元化就是最好的例证。核心是对风险的认识有了新的视角,经典与典范的价值与流动性的到了追捧,而对投机炒作风险的判断有了更加理性更加冷静的判断。所以我们看到,古代书画版块的表现一枝独秀,近现代书画版块等除了经典艺术家的经典之作外,表现平平,近现代艺术品价值被在短时间内反复发掘,势必会造成一定的价值过度发现,特别是一些高价拍品,流拍的也不少;存世艺术家板块,不少由于价高质次,艺价比不高,导致出现了大面积流拍;当代艺术版块虽然机构与资本着力不少,除个别天价外,更多地反映出对市场的焦虑,可偏偏市场不买账。这反映出市场关注价值发现、关注流通性的大趋势。
记者:您怎么看今年当代艺术中的过亿天价拍品,有人说是资本的胜利而不是艺术的胜利,请简要谈谈您的看法。
西沐:今年当代艺术中的过亿天价拍品,有两个基本的看点,一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需要提振,而这种提振机构与资本选择了亿天价拍品的路径,我们可以理解,这样既简洁有立竿见影,追求速效;二是市场的焦虑气氛,市场与运作互动少,几乎是两张皮。这既不是资本的胜利也不是艺术的胜利,可能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悲哀。我想,中国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需要新的架构与基础。
(责任编辑:心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