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所步步为营 电商或成救命稻草
2013-12-30 11:43:04 未知
回看2013年,受困于政策限制的文交所几乎脱离了公众关注的热点范围,面对困境,联手经营、小步探索是今年的主要特点,业内专家认为,文交所应该抓住互联网机遇,将自己打造成为新型的艺术品交易平台,这将是突破目前瓶颈的关键。
小心探索
事实上,一纸38号文件下来以后,绝大多数文交所一边观望一种市场接受、政策认可、且可复制的模式出现,一边为了维持生存调整经营方向,或重操传统业务,或小范围探索各种可能性。
福建海峡文交所今年举办了五、六场艺术品交流会,平均每场的成交金额两百多万,同时还承担起签约培养艺术家的角色,推出了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南方文交所今年在原有板块上,新增了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书画交易中心、城市文创中心三大细分版块,“文化与科技融合平台”启动,与此同时,保真拍卖会也没有停下脚步。
浙江文交所在今年也先后举办了多次艺术展和品鉴会,在版权项目中,浙江文交所以产品带动模式,从义乌文博会的动漫衍生品授权拍卖,到《乱世书香》电视剧融资项目,再到《大篷车巡演》演艺融资项目的募集,《乱世书香》在7月已完成结算,以税前年化14%的收益清盘。
9月,从接洽到最终登陆交易平台前后花了三个多月时间的限量艺术品终于在浙江文交所落地,10月,“和田籽玉名家作品组合产权”在浙江文交所以最低2万的认购金额发行。
这是在今年稍显安静环境下浙江文交所的频频发声,但浙江文交所副总经理刘波却很无奈:“虽然受限制,但是金融化这一步不迈出去,整个行业都停滞不前,今年我们所做的只是坚持。”
元盛文交所整个一年并没有做任何发行,而将更多精力放在一级市场和自身品牌建设。在北交所首发的艺术品项目——刘伯骏艺术品发售,实际上是从过去文交所一对多的交易模式转变成如今的一对单,定位成第四方市场资源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元盛文交所,意在整合各类优势专业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售后服务体系。
电商会成救命稻草?
早在去年年底,全国文交所共同市场秘书长彭中天曾提出文交所应该与电商结合:“在传统交易模式中,文交所无法与拍卖、画廊相竞争,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是增加成本的环节;在金融创新方面,因为38号文的限制也行不通。文交所只能走技术创新,文交所加电商可能成为实现艺术品交易的新模式。”
杭州文交所凭借西泠印社学术支撑和浙江印石矿产资源,着力打造中国印石交易平台,5月开始与淘宝合作开设专场拍卖。7月,成都文交所艺术品网络竞价交易平台正式上线,首期网上拍卖以10万成交额结束。山东文交所等也借鉴电子商务网站模式开发艺术品在线交易系统。
线上交易更是让南京文交所最近火了一把。10月,南京文交所开启钱币邮票交易中心,是全国首家钱币邮票实物挂牌交易平台。钱币邮票市场的集中交易,自然让这个市场成交量放大很多,该交易平台开通后,日交易额已达2000万元。不仅如此,11月,南京文交所将字画交易上网运营,南京文交所还和安徽铜陵签约共建全球铜艺术品交易平台。
彭中天再三强调:“杭州、成都、南京的方向肯定是对的,但是具体模式还有待商榷。文交所加电商一定是未来的方向,但是我说的文交所加电商,并不是文交所等于电商。”
互联网的出现毫无疑问解决了文化资源分散化的情况,挖掘隐蔽资源并且能降低成本,但另一方面,信用是互联网发展中老生常谈的最大问题,特别在艺术品交易领域。彭中天指出:“交易所就是做平台,是需要有电商在上面交易,其实就像苹果手机,自己不做软件,但有很多人在上面做APP,它为做软件和下载软件的人提供服务和平台,如果苹果自己做软件也做不了这么多好的软件,这是集合所有人的创意来做,它收中间这个费用,这就是交易所模式。”
(责任编辑:吴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