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谢金木:藏者有道

2013-12-30 16:11:59 未知

  

  谢金木,1957年出生于台湾新竹县,曾留学日本并受到日本收藏家夫妇资助,1992年回国成立蜜雪儿化妆品公司。持续收藏二十余年,在版画、“敦煌”题材、俄罗斯油画等领域有清晰的收藏脉络。近年来,因策划“E京华”青年艺术展受到广泛关注。

  导语:时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穿越时空的人却是具象的,从中国的台湾到日本留学,从日本回中国大陆创业;从上世纪80年代初识艺术,到现在建立收藏脉络,谢金木对艺术的痴迷写满了他过去近30年的时间与空间历程,人生旅程但凡有些收获的人总有一些特别之处,谢金木的收藏背后就有些自己的“道”理,有人把这叫作“精明”,有人叫作“智慧”。

  从日本开始收藏情缘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台湾地区众多精英少年外出留学的好时候,谢金木在他27岁那年跟上了这股浪潮东渡日本求学。那个年代去日本留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上一辈人在日据时代接受了日语教育,谢金木很小便听大人讲日文。这段经历在他身上保留了很多印记,即便到了现在知天命的年龄还割舍不掉与那段岁月的联系。现在,他拥有自己的化妆品企业,每年冬天都要到日本去滑雪,一圆当年穷困学生时代的梦想。他也常去看望曾经资助他求学的樱井先生一家人,有朋友去日本总忘不了请人带礼物过去,他的收藏故事也得从他寄宿的这个日本家庭谈起。

  刚到日本时,谢金木如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并不是马上就适应了异国的环境,多亏樱井夫妇对他的照顾,谢金木才逐渐融入了日本的生活。樱井先生和夫人博子是日本知名的艺术收藏家,家里时常会有一些有关艺术收藏的趣事发生,这些事都成了谢金木最早的收藏启蒙教育。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樱井一家因买到一幅八大山人的作品而开party庆祝的事情。当时,樱井先生只当买了一张高仿八大,经各路专家鉴定却发现那是一幅真迹,于是捡到漏儿的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举家欢庆的场面给谢金木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彼时的他还不知道八大在中国艺术史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更没想到这个所谓的捡漏儿到底是占了多大的便宜。但正是这个在谢金木眼中有点怪异的事件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当他试图去理解樱井一家对于这件作品非同一般的重视时,八大作品的艺术价值及其市场价格都让他大为震惊。很快,在樱井家的熏陶下他也爱上了艺术,有时间就去画廊看画,那时候东京银座的画廊是他最向往的地方,可是那里的东西是一个穷留学生所望尘莫及的。凭着一点点的艺术启蒙,他攒了3万日元,大概相当于现在一千五六百块人民币,买了一幅小油画。那是一个学生在马路边摆摊卖的作品,买之前他跑去看了好几次,觉得那幅作品很有意思,一咬牙就买了下来。

  凭热情走向收藏之路

  1992年,谢金木回国创业,在黑龙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经营与俄罗斯的化妆品外贸生意。那段经济相对富足的时光,终于给了他购买艺术品的便利。几年的时间谢金木对艺术更加痴迷了,他不仅买画,还学画。为了方便每天和哈尔滨画院的张尔康老师学画,他专门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了画院附近。“那个时候只会理论,什么东西都想深入,所以很自然地花时间去学,这对日后我的判断也很有帮助,也敢跟艺术家辩驳,敢叫板作品哪里有问题。”那个阶段他基本上是边学边买,逐渐将收藏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情趣。

  上世纪90年代的艺术品市场确实有很好的收藏机会,作品既便宜又好,但实际上刚回国那几年谢金木手里的闲钱并不多,有时候甚至很缺钱。当时大陆还没有信用机制,生意上进货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1000万元一下子就用完了,资金都压在货上。这种情况下,谢金木不得不开始以收藏养收藏。所幸那时台湾地区的艺术市场已经做得不错,因为对艺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谢金木深得台湾藏家的信赖,不少早期藏品很快被他们买走了。

  直到近10年,随着生意稳定下来,谢金木开始思考该怎么做收藏,库房里的藏品实在太多了,大批当代写实油画、俄罗斯油画、版画等作品,张大千、赵无极、林风眠等人的作品也并不稀奇,但缺乏一条主线。直到他想到做“敦煌”题材的系列收藏,“因为我写实画派的东西不可能超过唐炬;我那些梅尔尼科夫的作品,不一定超过林明哲;而敦煌题材的东西是很特别的一个种类。”如今,收藏思路日渐清晰的他已经将收藏归为三个大类:以形式为线索收藏版画作品;以题材为线索收藏敦煌元素的作品;以派系为线索收藏俄罗斯油画。

  

  谢金木最大的快乐就是在欣赏作品时的安静时刻,家中小院同样能带给他难得的清静。

  另辟蹊径的收藏脉络

  国内的收藏圈子中专门收藏版画的并不多,谢金木的收藏主要以八大美院的老师和其他名家作品为主,在去年匡时拍卖的版画专场,谢金木又购进了好几件。他比较喜欢批量收藏作品,其中赵无极的版画就是一下子买了十几张,那是韩国奥运会发行的版,官方选了18位艺术家为他们做了300幅作品,其中150幅送给奥委会,另外150幅对外销售,他那十几幅就是这其中的一部分。当时韩国画廊带着这批作品进入中国,圈内人都知道他喜欢收藏版画,顺理成章就买到了。谢金木一直说是自己运气好才得到这批作品的,不管怎么说,这批作品充实了他的版画收藏。

  谢金木之所以喜欢批量买画,除了因为那些作品足够吸引人,另一个原因是打包购买会便宜一些。他常常感叹,现在的艺术品市场价格太虚高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两三万元就能买到很好的作品。“我现在常常不知道怎么去买画,看着很多喜欢的作品价格开始翻番,很多不认识的人开始跟你抢画,一个小孩子的画就卖几十万元。”这些都让他开始恐惧。就在这一时期,他开始停止买画,转而一边整理藏品一遍调整思路。

  他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才注意到“敦煌”这个题材的。“‘敦煌’很有意思。”谢金木说,“那些熟识的艺术家几乎都去过敦煌写生,临摹过敦煌题材的作品,‘国油版雕’都包括了。他们不认为那是自己的创作,只当成习作,这些习作和真正的作品的区别对比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不贵。”想到这里,他逐渐将这些东西系统地串联起来,再慢慢加入一些重量级的作品,10年下来,其第一个收藏脉络也日渐成型。这个体系之中不仅包含了张大千、庞薰琹、常书鸿等很多名家的作品和草稿,最让他引以为豪的是不少艺术家为此深受感动,介绍了更多名家作品给他,而这种种的价值加在一起早已难用金钱来衡量。

  与此同时,他俄罗斯油画的收藏部分也在完善之中,他买过最成功的一批俄罗斯油画还属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候俄罗斯正在经历经济危机,卢布的价格在短期内持续贬低,俄罗斯人手里的钱都用来蜂拥购买各种日用品,他们几乎是看到什么就买什么,谢金木那几年做外贸生意算是抓到了好光景。一次他听说有一批梅尼尔科夫的作品要卖,看了照片也不错就马上买了下来,这次历史机遇也被他抓住了。梅尼尔科夫的作品现在除了林正画廊就属他手里最多。

  

  谢金木经常笑称自己有“东北情结”,他家墙上挂的东北艺术家郑艺的作品正是他等待了多年的心头至爱。

  以执着成就收藏果实

  谢金木的收藏足可以建立一个小型博物馆了,可以说每一件藏品都得来不易。起初与俄罗斯的艺术家接触,还让他不太习惯。一次听说梅尼尔科夫本人要卖画,就马上赶过去看,连钱都准备好了,可是梅尼尔科夫的原则是买画不让看画,给哪张算哪张。因为他1米以上的作品都要送到美术馆,俄罗斯很多重要艺术家也都是这样。这可急坏了老谢,以为这次恐怕要白跑一趟了。那段日子,他为买画的事情绞尽了脑汁,终于打听到梅尼尔科夫有一幅尺幅很大的原本留给浙江全山石美术馆的作品,因为一些原因这幅画没有被取走。就这样,谢金木又通过他的学生表达想购买的愿望,这才买到了满意的作品。

  在收藏这件事上。谢金木可以说是成于执着。有空的时候,他喜欢去拜访一些老艺术家,其中有个故事令人印象深刻。有一位叫做区觅凤的藏家,继承了父亲区书阳的所有作品,在其父在世的时候谢金木就去拜访过,表示希望收藏一些藏品,但是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后来老人家去世,谢金木还是常去拜访,看到谢金木的虔诚,也认为他可以将藏品妥善保管,终于区觅凤答应了,但是后来又舍不得。这个过程让谢金木非常纠结,他当然很理解对方的心情,女儿怀念父亲,认为这些作品是父亲一辈子的艺术结晶,但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像朋友那样相处,谢金木常去和她坐坐聊天。后来有一天,区觅凤突然辞世,她的后代将藏品拿出来拍卖,谢金木才终于得偿所愿。

  此刻,谢金木客厅里挂着的是郑艺的作品,他笑称自己有“东北情结”,画面中一个穿着棉大衣的中年男子站在茅草垛前,典型的东北汉子形象,但谢金木从他目视远方的眼神中看出了“王者之气”。这幅作品得来同样曲折。他与郑艺相识多年,十几年前就想购买这幅作品,但艺术家一直没舍得卖,直到近几年,郑艺来北京落户需要一笔资金,才将作品给了这个等了多年的买家。

  谢金木的生活总是闲不下来,要处理自己公司的业务还要做两年一次的“E京华”青年艺术展,他最满足的时刻就是安静地坐在沙发上感受满屋子艺术品的故事,就像此刻,他坐在郑艺的作品前向我们讲述他收藏,眼中似乎也有些“王者之气”。

  

  钟鸣峰 《达克与女孩》 油画 100×140cm

  谢金木问答

  记者:现在买作品之前会先想好这件作品在系统内的地位吗?

  谢金木:不会,目前还在充实藏品的阶段。“敦煌”和版画两类都在梳理,作品买回来之前先不要想摆哪里,不管是“国油版雕”还是其他工艺品,只要有关联的都可以先收进来。

  记者:你觉得现在木刻版画的市场行情怎么样?

  谢金木:当然相对于水墨画、油画来讲,木刻版画只能算是很平稳地逐渐上涨,始终没有像水墨画一样产生很大的井喷。我觉得市场前景会非常好,因为油画市场现在的门槛已经非常高,当年我们收藏油画的时候,拍卖场上很多老油画才一两万块钱。现在随便一张就几十万或者上百万元,很难入场。

  记者:你怎么看待现在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谢金木:从价格角度来看,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确实不便宜,有些艺术家也因此变得很浮躁。希望年轻艺术家能够专注于艺术创作。我在雅昌艺术论坛做版主,发现了很多年轻艺术家,近几年策展的“E京华”艺术展就是推荐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希望他们能够在创作上受到更多鼓励。

  记者:你现在还考虑将作品变现的问题吗?

  谢金木:早期很着急,希望这些东西很快变现。认为收藏跟养猪一样,到一定时候养肥了就可以杀猪卖钱。后来渐渐有了新的认识,收藏就跟养小孩一样,培养孩子是对社会作贡献,这孩子不能说卖就卖了。所以逐渐梳理藏品,有系统地进行收藏,任何东西都是过客,不可能永远是你的,但经过梳理它们将被赋予新的内涵。

  记者:那你现在收藏的心态是怎么样的?

  谢金木:这几年心态比较好,已经静下来了。因为不需要靠这些东西去赚钱了,不像刚开始那样需要资金轮转,那时候只有买进没有卖出,就会比较着急。其实收藏不用太着急,慢慢变成一个系列后,会比你花许多钱突然拿到很多东西有意思,收藏的过程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记者:现在常常去拍卖会吗?

  谢金木:基本上只举两三手,第一是因为追不上现在的价格,第二是因为我比较冷静,很清楚这一次赶不上,可以在画廊等地方找到类似的东西,不一定非要拼到底。比如说周春芽的作品拍到90多万100万元就超过我的底线了,明明画廊30万元就可以买回来,而且画廊的服务也很好,有些台湾画廊甚至可以分期付款。

  记者:你现在收藏的作品总数大概有多少?

  谢金木:版画大概有1000多幅,油画有600多幅,古陶瓷也有一些,还有一些相机之类的收藏。现在常常有人将我归类为收藏具象(写实)作品的,具象作品在未来永远不会是主流,所以也不太喜欢别人将我这样归类,我这儿宁可变成“东北风情馆”。(笑)

  记者:能给初入行的收藏家一些建议吗?

  谢金木:不建议他们从新兴版画或是从学院版画开始,进来先要了解什么是艺术,对不认识的作品不要着急一口气先买。不管选择任何一种艺术品,还是先了解、认识艺术品之后才开始下手会比较好一点。

  记者:想过未来自己藏品的归宿吗?

  谢金木:现在没想那么远,也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现在只是在做归类和整理,做美术馆的人很多,我还没到这个程度,当然以后肯定要办一个展,让更多人知道这些东西的脉络。

(责任编辑:刘元)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